说俄罗斯以后不会再崛起,完全是没有根据的说法,如果俄罗斯能够拿下乌克兰,不仅能控制黑海和亚速海,还能得到一大片适合居住、资源丰富的土地。 一个民族能在历史上多次跌倒再爬起,就说明它的韧性远比别人想象的要强,这一次乌克兰就是俄罗斯能不能继续回血的关键。 很多人只看到眼前战火,却低估了乌克兰对俄罗斯的意义,如果真能把乌克兰完全纳入,俄罗斯立刻就能收获几百万人同源人口缓解自身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困境,别觉得这无关紧要,人口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是国力能否往上走的第一步。 而这批人不是陌生移民,而是和俄罗斯同文同种的斯拉夫群体,整合难度远比其他国家引入外来人口要轻松得多,更别说乌克兰本身就是全世界最肥沃的黑土地,既能种粮也能稳定俄罗斯的粮食安全。 黑海不是一个普通的出海口,而是俄罗斯进入地中海的跳板,克里米亚本就是黑海舰队的大本营,如果再加上乌克兰南部沿岸,亚速海几乎成了俄罗斯的“内湖”,一旦这条线稳固下来,俄罗斯的战略触角就能直插欧洲南部,这比任何资源出口都更有震慑力。 资源和工业更不用说,乌克兰埋着支撑现代工业体系的大量矿藏,铁矿、锰矿、钛矿全都有,这些都是军工和重工业的根本,苏联时代乌克兰不只是“粮仓”,更是巨大的工业臂膀,航母造船厂、世界级的航空发动机企业、坦克设计局这些全在乌克兰手里。 俄罗斯今天缺少的恰是这种能撑起长期军工和高科技的产业链,如果这些重新并入俄罗斯,整个拼图就完整了。 有人总拿俄罗斯的经济说事,说他们人均收入不高只会卖油卖气,可一个能在二战时被打到家门口、最后却杀到柏林的国家不会轻易被磨灭,今天俄罗斯的问题确实多,腐败、人口老化、改革滞后,但只要基础还在,翻盘的可能就存在。 我们要看到另一层现实,未来十年,印度会在全球轻工业里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全球性的消费品工厂,如果俄罗斯搞定乌克兰的重工业和资源,再把轻工业链条交给印度,它的手就能彻底腾出来重新专注在军工、能源和航天。 不过这种合作方式会让我们和俄罗斯之间一些原本紧密的贸易纽带发生松动,这对中国来说也不是好消息。 所以低估俄罗斯是对自己的麻痹,轻视它的韧性就是给自己埋隐患,俄罗斯可能不会轻易成功,但它至少有机会依靠乌克兰这张底牌向上翻。 而我们要想清楚的,是在老龄化和少子化的浪潮下如何守住属于自己的社会活力,因为对中国而言,比任何外部压力更致命的敌人是内部逐渐空洞的人口和城市。 俄罗斯会不会崛起?会,但很难,可比起盯着他们,我们更该掂量的是自己能否熬过这道关。
承认了! 乌克兰前外长库列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
【4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