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曾说,他离开台积电时,台积电董事长放话“你敢去大陆,股票就别

风云史迹 2025-10-05 10:54:33

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曾说,他离开台积电时,台积电董事长放话“你敢去大陆,股票就别想拿了”,他只回了句“不要就不要!” 这话听着够硬气,但很少有人知道,那堆被他弃之不顾的股票,在2000年能让普通人几辈子不愁吃穿,搁现在更是翻了几十倍的“金疙瘩”。 台积电当时打得一手好算盘:张汝京在半导体圈摸爬了二十多年,从美国德州仪器的工程师做到台湾世大半导体的总经理,手上的股票既是身家也是行业话语权。 可他们没算到,这人心里早揣着更重的东西——他父亲张锡纶是抗战时给飞虎队造炸药的兵工专家,临终前攥着他的手问“什么时候回大陆建厂”,这话像根刺,扎了他十几年。 世大半导体被台积电50亿美元收购时,张汝京就提过要去大陆建厂的条件,结果对方转头就反悔。这下他彻底没了牵挂,带着300多个老部下直奔上海。 2000年的张江还是片荒地,连像样的厂房都没有,这群人就在空地上搭工棚、啃盒饭,设备是他靠人脉从全球淘来的二手货,图纸是熬夜改了几十遍的“手抄版”。就这么折腾,愣是创下了全球最快的芯片厂建厂纪录,3条8英寸晶圆生产线没多久就转了起来。 台积电见拦不住,就换了招数。先是撺掇台湾当局吊销他的户籍,断了他的“退路”;接着连着发起专利诉讼,2005年逼他赔了1.75亿美元,2009年更是要走2亿美元赔偿和10%的股份。 官司判下来那天,张汝京从自己亲手创办的公司离职,有人撞见他在厂区门口站了半小时,可后来采访时,他只轻描淡写地说“做事情哪能没挫折”。 旁人都替他可惜那些股票,他却在大陆扎得更深。66岁那年创办新昇半导体,盯着芯片制造的“卡脖子”环节——12英寸大硅片死磕,不到3年就通过了28纳米工艺认证,补上了国产供应链的大短板。 70岁又跑到青岛搞芯恩,搞出中国首个CIDM模式的芯片厂,8英寸功率器件良率直接冲到90%以上。现在70多岁了,还在积塔半导体当学院院长,天天给年轻人讲芯片工艺,比小伙子还能熬。 前阵子积塔发布新车规芯片,张汝京拿着国产12英寸晶圆站在台上,笑着说“当年有人说大陆搞不出这玩意”,台下掌声响了三分钟。 这场景比什么都有说服力:他当年放弃的股票再值钱,也顶不上如今一条条量产的生产线;台积电当年的威胁再狠,也挡不住中国芯片从荒地长到高楼。 有人算过,要是张汝京当年抱着股票留在台积电,现在早是身家百亿的退休高管。可他偏要选最难走的路,从52岁到78岁,一辈子跟“卡脖子”较劲。 这哪是“不要就不要”的洒脱,分明是把家国情怀当成了一辈子的事业。 那些总把“报效祖国”挂在嘴边的人该看看,真正的担当从不是空话,是能放下金疙瘩的决绝,是在荒地上种出希望的坚持。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 《专访张汝京(上)|从中芯国际到芯恩,他一直在创业》

0 阅读:40

猜你喜欢

风云史迹

风云史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