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俄罗斯与伊朗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俄罗斯已经正式接任了10月联合国安理会的主席国;二是俄罗斯已经决定不承认、不执行对伊朗的快速恢复制裁;三是俄伊所签署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恰好正式生效。那么如何理解这一系列的进展?俄罗斯与伊朗在朝向同盟化的关系在前进吗? 说起最近俄罗斯和伊朗之间的动静,确实挺引人注目的。10月头两天,就接连爆出三件事,感觉像是一锅粥被搅和得更热了。第一件事,俄罗斯正式接棒当上了10月份联合国安理会的轮值主席。第二件事,俄罗斯明确表态,不承认也不执行针对伊朗的那个快速恢复制裁机制,也就是俗称的snapback。第三件事,俩国年初签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正好在这一天正式生效。这些事儿凑一块儿,难免让人琢磨,这俩大国是不是在一步步往更紧密的同盟方向靠拢? 先说俄罗斯接任安理会主席这事儿。联合国安理会的轮值主席是按字母顺序轮着的,俄罗斯作为常任理事国,这次轮到10月。1号那天,俄罗斯常驻代表瓦西里·涅边兹亚在纽约的新闻会上直接宣布了这个消息。俄罗斯的外交部也发了声明,说会把重点放在全球稳定上,尤其是中东地区的问题。这可不是小事儿,安理会主席不光主持会议,还能影响议程设置和决议讨论。俄罗斯上一次当主席是2023年10月,那时候乌克兰问题闹得沸沸扬扬,这次又赶上伊朗核问题发酵,时机敏感得不行。你想想,俄罗斯手里握着否决权,又是主席,等于多了一层话语权,在伊朗制裁的辩论中,能直接把自己的声音放大。 这事儿跟伊朗直接挂钩,因为安理会接下来肯定得聊伊朗的制裁问题。欧洲的三国——英国、法国、德国——从8月底开始,就推动恢复对伊朗的联合国制裁,主要原因是伊朗涉嫌在乌克兰冲突中帮俄罗斯提供无人机和技术支持。欧洲本来是2015年伊核协议的积极参与者,现在却成了推动破坏的一方,说白了,就是乌克兰危机把伊朗拉了进来。俄罗斯作为主席,自然不会坐视不管,这就引出了第二件事。 俄罗斯拒绝执行snapback制裁的决定,是在1号涅边兹亚的同一个新闻会上宣布的。俄罗斯外交部明确说,这个机制启动得不对头。snapback是伊核协议附带的条款,本来是为了在伊朗违约时快速恢复制裁,但俄罗斯认为,英法德三国跳过了协议里的分歧解决程序,直接绕道走。更关键的是,美国在2018年单方面退出协议后,英法德还有没有独立启动这个机制的资格?俄罗斯的立场是没资格,所以他们不承认这个制裁生效,也不打算执行。俄罗斯还给安理会发了正式函件,列出了法律理由。这不光是程序问题,俄罗斯还点出,这么干会加深伊朗核危机的复杂性,让谈判更难推进。 伊朗核问题本来是美伊之间的博弈,但现在欧洲掺和进来,主要是因为乌克兰。伊朗被指控给俄罗斯提供廉价无人机,用来打击乌克兰目标,这让欧洲火大。俄罗斯当然不会承认这些指控,但他们也知道,欧洲的举动不是孤立的,而是把伊朗和乌克兰问题绑一块儿了。俄罗斯拒绝执行制裁,就等于在安理会这个平台上,给欧洲下战书。整个10月,估计辩论会很激烈,俄罗斯作为主席,能控制节奏,说不定还会拉中国一起发声。毕竟,中国、俄罗斯和伊朗早就在9月2号联合致函,质疑了E3的启动理由。 第三件事,俄伊战略伙伴条约生效,更是雪中送炭。这个条约是今年1月17日在莫斯科签的,普京和伊朗总统马苏德·佩泽什基扬亲笔签字,历时9个月批准程序,2号正式走上轨道。俄罗斯外交部说,这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新阶段,条约覆盖了国防、能源、金融、交通等20多个领域。里面特别强调,要在联合国通过外交手段互保利益,还得采取措施反对单边强制制裁。能源合作是重头戏,比如计划从俄罗斯经阿塞拜疆到伊朗的天然气管道,现在还在谈价格机制,但前景不错。军事上,条约提到加强防御能力,但没提互防条款,只说如果一方被第三国攻击,另一方不参与攻击。这听起来务实,不像俄朝那种铁板一块的防御同盟。 现在问题来了,这算不算两国关系在朝同盟化前进?从表面看,是在往前走。条约生效后,合作范围广了,贸易额估计会蹭蹭上涨,里海港口的货运量已经开始增加。军事上,联合演习的频率可能更高,俄罗斯能从伊朗拿到更多廉价武器,伊朗能学到先进防空技术。但要说同盟化,还差得远。条约没军事互助条款,不像北约那种集体防御。俄罗斯和伊朗都是欧亚大国,知道正式同盟会惹来大麻烦,会让西方更团结反扑。俄罗斯现在忙着乌克兰,没精力开第二战场;伊朗也得平衡和中国的关系,最近还有传闻伊朗对俄罗斯交付武器不满意,转头找中国买防空系统。 其实,这系列进展反映了全球格局的碎片化。西方,尤其是欧洲,得反思自己的策略。乌克兰问题和伊朗核问题本来是两码事,但欧洲把它们揉一块儿,用阵营思维应对,只会让俄罗斯和伊朗抱得更紧。
普京的报复,已经开始了,但目标不是法国!很多人以为俄罗斯会派核潜艇去硬刚法国。错
【20评论】【7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