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芯片竞争这事上,日本人瞅见个挺有趣的情况:美国一门心思拿高端芯片要和中国比,中国却没在这上面多纠缠,而是在国内大力布局成熟芯片,这反转真让人意外。 美国对高端芯片的聚焦有着明确的战略指向。高端芯片以 7 纳米及以下制程为代表,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高端智能手机等领域,被视为科技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美国正推动将更多高端芯片产能转移至本土及盟友国家,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多次强调,要将台湾地区的高端芯片产能转移 30% 至 50% 到美国或盟友境内,以保障供应链安全。 为此,美国还出台关税政策,对进口半导体企业征收 100% 关税,仅对已在美设厂、在建厂或有明确投资承诺的企业免税,通过政策杠杆引导高端芯片产业向本土聚集。 美国的高端芯片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4 年,美国半导体企业在 3 纳米以下制程研发的投入超过 800 亿美元,占全球同类研发投入的 65%。多家美国企业已实现 3 纳米制程量产,并启动 2 纳米技术的试生产,试图在制程先进程度上保持绝对领先。 这种对高端领域的执着,源于其对科技霸权和产业主导权的追求,希望通过控制高端芯片技术与产能,掌握全球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中国在成熟芯片领域的布局则紧密贴合市场需求。成熟芯片通常指 28 纳米及以上制程的芯片,涵盖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物联网等多个领域。 2024 年,中国成熟芯片市场规模达 3200 亿美元,占全球成熟芯片市场的 45%。汽车电子是成熟芯片最大的应用场景,一辆传统燃油车需搭载 500 至 1000 颗芯片,新能源车则需 1500 至 3000 颗,其中 90% 以上为成熟制程芯片,市场需求极为旺盛。 这些生产线的投产,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出口至东南亚、中东等地区,2024 年中国成熟芯片出口额达 980 亿美元,较上年增长 22%。 日本产业界对这种差异有着清晰的观察。日本半导体设备企业的数据显示,2024 年对中国成熟制程芯片生产线的设备供应同比增长 40%,远超对高端制程设备的供应增速。 日本媒体的分析指出,中国的布局避开了高端芯片领域的直接竞争,转而夯实产业基础,这种路径选择既符合当前市场需求,也为长期发展积累力量。 中美在芯片领域的不同选择,本质上是基于自身资源禀赋与发展阶段的战略布局。美国依托技术积累聚焦高端,中国立足市场需求深耕成熟领域,两条路径共同推动全球芯片产业的发展。 中国在成熟芯片领域的布局,不仅填补了市场缺口,还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进步,展现出产业发展的韧性与活力。 随着布局的持续推进,中国成熟芯片产业将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为全球芯片供应链的稳定与多元贡献力量,这种立足实际的发展路径,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产业发展的参考样本。
在中美芯片竞争这事上,日本人瞅见个挺有趣的情况:美国一门心思拿高端芯片要和中国比
百日依山尽
2025-10-04 16:31:08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