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是,俄罗斯还有一个普京,不幸的是,俄罗斯只有一个普京。民调出来了,果然民众还是支持他的,24年来,他硬生生把一个靠卖油混日子、除了核武器没啥底牌的国家,变成了能在国际上跟谁都掰掰手腕的硬角色。 俄罗斯舆论调查基金会 3 月底完成的调查显示,1500 名受访者中,82% 的人信任普京,83% 认可他的工作表现。 这一数字并非偶然,而是 24 年治理成效积累的结果。 世纪之初普京接手的俄罗斯,正处于经济低迷期,能源出口占比极高却缺乏议价权,基础设施陈旧,国际话语权持续弱化。24 年后的今天,这样的面貌已发生根本改变。 能源领域的重塑是最显著的突破。 过去俄罗斯能源出口高度依赖欧洲市场,议价能力受限,经济随油价波动剧烈。 如今在第七届 “俄罗斯能源周” 国际论坛上,普京宣布亚太地区在俄能源出口中的比重已从 39% 跃升至超 60%,友好国家占比更是达到 90% 以上。 这种转向不是简单的市场迁移,而是配套体系的全面升级。 北极液化天然气成为北极航道的主要货物,贝阿铁路干线和西伯利亚大铁路正在扩容,10 年后运输量将从 1.8 亿吨提升至 2.7 亿吨,确保能源能稳定输送至新市场。 金融与技术层面的自主化同步推进。 面对外部金融基础设施的限制,俄罗斯推动本币结算,卢布在对外贸易中的占比已接近 40%。 金砖国家框架内的独立结算通道正在搭建,为外贸提供更稳定的支撑。 技术领域,“新核能与能源技术” 国家项目即将启动,目标是巩固核领域国际领导地位,保障能源行业的技术主权。 炼油厂现代化计划也在实施,通过深化能源国内加工创造更高附加值,减少对初级产品出口的依赖。 这些举措共同构筑起俄罗斯的国际底气。 曾经单一的能源经济结构,如今已发展为能源、金融、技术协同的多元体系。 即便面临外部制裁和管道运输威胁,俄罗斯仍能通过土耳其方向的天然气供应弥补部分损失,展现出应对风险的韧性。 这种韧性背后,是 24 年来持续的战略布局,从 2019 年版国家能源战略到即将延长至本世纪中叶的新规划,每一步都围绕能源安全和国际地位提升展开。 民众的支持源于切身感受到的变化。 能源领域的稳定发展带动了国内市场供应,远东西伯利亚等地区获得稳定廉价的电力,天然气在国内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提升。 政府制定的十年计划确保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优化国内供应布局,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地区。 这些实实在在的改变,转化为民众对治理的认可,也让信任度保持在高位。 24 年里,俄罗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找准定位,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布局,在全球能源市场和地缘格局中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 即将出台的新版国家能源战略,还将聚焦国内供应保障、能源加工升级和技术主权三大方向,为未来发展锚定路径。 从依赖资源出口到构建多元自主的发展体系,从国际话语权弱化到能在全球舞台展现韧性,俄罗斯 24 年的变化清晰可见。 普京的治理轨迹与国家发展深度交织,民众的高支持率是对这一过程的回应。这场跨越二十余年的转型,不仅重塑了俄罗斯的国家面貌,也让其在国际格局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普京:我很愿意调侃法国总统10月2日,普京在瓦尔代论坛上谈及法国扣押向印度运送
【8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