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次真动真格了! 不是传言,是实锤:中矿资源集团一声令下,所有以美元结算的必和必拓铁矿石船货,暂停采购!连已在途中的也不放过。 这事儿可不是突然冒出来的。9月初,中矿资源就先拿必和必拓的“金布巴粉”开刀,要求钢厂别买这款,连到中国港口的货都不让卸。 这金布巴粉可不是普通品种,是必和必拓在西澳大利亚主要矿山产的,一年能出6000多万吨,之前还因为含铝量超标,导致国内好几家钢厂的高炉结了瘤,本来就让咱们的企业受了损失。 当时中矿资源没发正式文件,就是通过“窗口指导”给钢厂打招呼,大家心里都有数,默契地停了采购,已经飘到港口的货也没人接,这其实就是给必和必拓递了个明确的信号:谈不拢就别想继续做买卖。 可必和必拓没当回事,还是抱着老一套的想法跟咱们谈判。8月中旬开始的季度议价里,核心问题就两个:一个是中品位铁矿石的价格,咱们根据国内钢厂的实际成本,提出在基准价基础上下浮5%,必和必拓却拿“全球统一定价”当借口不肯松口。 另一个更关键,就是结算货币,咱们想换成人民币,他们非要死磕美元。谈了快三周,一点进展都没有,这下中方彻底没了耐心,到了9月30日,彭博社就曝出了猛料,中矿资源直接下了死命令:所有用美元结算的必和必拓海运铁矿石,甭管在不在路上,统统暂停采购,新的合约也一律冻结。 这根本不是突然翻脸,是咱们憋了太久的反击。过去二十多年,咱们心里的憋屈谁都清楚,中国每年要吞下全球75%的海运铁矿石,2024年一年就买了12.37亿吨,可定价权却攥在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这三家巨头手里,他们控制着全球80%以上的高品位矿脉,连海运、装卸都由他们说了算。 必和必拓一家就占了咱们进口量的23%,一年要卖给咱们2.6亿吨,咱们不仅得按他们定的高价买,还必须用美元结算,美元一涨价,咱们买矿就得多花钱,钢厂的利润被压得薄得像纸,整个行业的利润加起来,还不如必和必拓一家的零头。有几年铁矿石价格被炒得翻倍,不少小钢厂直接亏得倒闭,这种被动的日子,咱们早就不想过了。 2022年成立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就是为了改变这局面。以前几十家钢厂各买各的,你买100万吨,我买50万吨,矿商一分化,咱们谁都没话语权;现在所有需求先汇总到中矿资源,算清全年用量和季节缺口,再统一跟矿商谈,这就像把散沙攥成了拳头,力气一下子就集中了。 这次停购美元单,就是这套集中议价机制第一次真正发力,说白了就是告诉必和必拓:现在买家大了,得按我们的规矩来。 敢这么干,更因为咱们腰杆硬了,手里有底气。首先是替代选项多了,必和必拓不是唯一的矿源。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矿区到港口的铁路已经铺完,年底就能出矿,一年的产量能顶得上必和必拓对华出口的三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人民币结算的条件成熟了,早十年试的时候,还得先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再付款,又麻烦又花钱,现在咱们的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能直接对接矿商的银行账户,付款、结汇一步到位,还能锁定汇率风险。 2025年上半年就有三笔超千万吨的铁矿交易用人民币完成,连巴西淡水河谷都已经接受人民币结算了,必和必拓的坚持根本站不住脚。 这一下击在了必和必拓的痛处,他们根本离不开中国市场。必和必拓澳大利亚矿山85%的铁矿石都要卖给中国,没了咱们这个买家,矿只能堆在港口烂掉。 消息一出来,必和必拓的股价开盘就暴跌6%,市值蒸发了上百亿美元。澳大利亚政府更急,铁矿石占他们对华出口的62%,这事儿直接影响该国GDP的1.2个百分点,国库部都把2025到2026财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到2.1%,总理阿尔巴尼斯专门开记者会说“感到失望”,盼着通过外交渠道恢复贸易,可咱们根本没接话——主动权已经到了咱们手里。 从大连商品交易所的行情就能看出市场的反应,9月29日铁矿石主连价格还在790元,到30日就跌到了780.5元,两天跌了12.5元,这背后就是市场看清了中国的决心。 其实这事儿表面是铁矿石贸易的摩擦,骨子里是全球资源交易的规则在变。过去美元是大宗商品的“隐形锚”,不管啥东西都得用美元结算,谁握美元谁就有话语权;现在咱们用自己的市场体量,把“人民币结算”从想法变成了交易条件,这才是最关键的改变。 说到底,这不是一时赌气,是早有铺垫的规则宣示。从9月初拿金布巴粉警告,到9月底全面停购美元单,每一步都算得很清楚。过去咱们是被动买单的,矿商怎么定就怎么来;现在随着市场体量、产业链控制力和金融工具的成熟,慢慢变成了能定规矩的。 必和必拓心里其实也明白,中国不只是今天的大客户,还是他们未来转型的依赖——就在前不久,他们还跟中国企业签了协议,要造两艘环保散货船专门给中国运铁矿。 所以这场风波最后肯定是必和必拓让步,毕竟丢了中国市场,他们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能消化这么多矿的买家。这憋了太久的反击,说到底就是告诉全世界:现在买东西的腰杆硬了,得按我们的规矩办了
中国这次真动真格了! 不是传言,是实锤:中矿资源集团一声令下,所有以美元结算的
罗普娱记
2025-10-04 09:34:27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