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特朗普给哈马斯下最后通碟! 10月4日,特朗普在个人的社交媒体上发了一篇长文,对哈马斯接受“20点计划”做了最后通牒,把最终回复的截止日期定到了北京时间10月6日上午的6点。那么,如何看待特朗普的这篇长文以及他对哈马斯的威胁呢? 特朗普这番带着威胁的表态,与其说是推动中东和平,不如说更像一场精心算计的政治表演,每一个时间节点、每一句强硬措辞,都藏着难以掩饰的私心。把截止日期卡在10月6日,这时间点选得堪称“精准”。 再过一天,就是10月7日加沙危机两周年的日子,以色列早已放话若谈判破裂将“自行完成既定目标”。特朗普这纸通牒,无异于给以色列的军事行动递上了“尚方宝剑”——哈马斯一旦逾期回应或明确拒绝,以色列就能顺理成章地发起报复。 而美国完全可以把责任推给“哈马斯不配合”,更耐人寻味的是,10月10日诺贝尔和平奖即将公布,这才是特朗普真正的“重头戏”。他显然想借中东局势的“突破”做最后冲刺,用一份看似成型的协议给自己添上获奖的重磅筹码,这种把和平奖当“战利品”的心态,实在让人唏嘘。 长文里的自吹自擂更是到了离谱的地步,不少说法简直是与现实背道而驰。他大言不惭地宣称“中东将在3000年之后再次实现和平”,仿佛自己是扭转千年历史的救世主,这种以千年为尺度的自我标榜,早已脱离了外交斡旋的基本理性。 更荒诞的是他口中“每个国家都已签署这个协议”的说法,事实上沙特、埃及等8个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只是象征性地认可了他的努力,压根没提“签署”二字。最近埃及、巴基斯坦等国更是直接戳破谎言。 直言现在的“20点计划”和最初的文本大相径庭,不仅被改得面目全非,还满是漏洞,这样的协议连参与方都不认,谈何“普遍认可”?再看那份被特朗普吹上天的“20点计划”,仔细拆解便知满是偏袒。 计划要求哈马斯72小时内释放所有人质,却没给以色列设定明确的全面撤军时间表;要求哈马斯解除武装、交出加沙管理权,却允许以色列保留大片缓冲区并“长期负责安全”。 这哪里是和平协议,分明是逼着哈马斯投降的“城下之盟”。哈马斯虽然表态愿意谈判释放人质、移交管理权,但明确提出必须以以色列撤军为前提,更强调“结束占领前绝不解除武装”,这种合理诉求却被特朗普视为“不配合”,动辄以“前所未有的浩劫”相威胁。 斡旋方本该是中立的桥梁,特朗普却把自己活成了“霸权说客”。历史上哪有靠威胁达成的真正和平?他口中的“浩劫”,明眼人都能看出端倪——此前他就公开表示若哈马斯拒绝,美国将“全力支持”以色列军事行动。 这哪里是推动和平,分明是想靠武力碾压促成协议,为自己的政治履历贴金。更讽刺的是,特朗普早有“清空加沙”“美国接管重建”的论调,曾提议将加沙民众迁到周边国家,被国际社会痛批为“战争罪”,这样的人何来谈和平的资格? 哈马斯的回应其实已经释放了最大诚意。10月3日晚,哈马斯就提交了回应,同意释放人质、移交管理权,只要求明确撤军条件和国际保证。可特朗普连商量的余地都不给,一口咬定“没有重大修改空间”,这种强硬态度根本不是为了和平,而是为了赶在和平奖公布前“速战速决”。 更尴尬的是,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杰哈德等派别都明确反对这份计划,认为它违背“两国方案”,是“侵略的延续”,连法国、英国等支持者,也只是片面要求哈马斯妥协,对以色列的义务避而不谈。 最该让人警惕的,是特朗普的“输不起”心态。要是10月10日拿不到和平奖,他会怎么做?以他的行事风格,完全可能彻底撕毁克制的面具,重新回到“煽风点火”的老路上。 中东本就局势紧张,一旦美国不再约束以色列,甚至直接介入加沙战事,后果不堪设想。乌克兰战场同样面临变数,若美国把资源和精力转向中东冲突,乌克兰的援助很可能被大幅削减,本就胶着的战局会更加难料。 这些潜在的动荡,都是特朗普为一己私利可能埋下的祸根。 说到底,特朗普的最后通牒从来不是为了中东和平,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治投机。他把加沙民众的命运当筹码,把和平奖当登顶的阶梯,把霸权当谈判的底气。 这样的“和平”即便达成,也只是昙花一现的虚假平衡,潜藏着更大的冲突风险。国际社会真正该做的,是戳破这种政治表演,坚持以“两国方案”为基础,让和平回归真正的本质——不是靠威胁促成的妥协,而是尊重各方权利的共赢。 否则,特朗普的私心只会把本就动荡的世界,拖入更深的漩涡。
内塔真疯了?世界网红被捕,欧洲人坐不住了,这次特朗普也保不了他!以色列外交部刚刚
【64评论】【6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