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灭掉准噶尔,屠尽男丁灭族,对当时的世界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很多人误以为准噶尔是一个部落,实则不然,它其实是一个中亚地区的庞大帝国,他与清朝的恩怨素来已久,时至乾隆上位,他面对的就是这个与清朝缠斗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庞然大物, 话说回来,准噶尔这玩意儿,从头说起,得从17世纪的草原乱局讲。那个时候,西蒙古诸部像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这些,各自为政,互相掐架,局面乱成一锅粥。准噶尔部靠着伊犁河谷这块风水宝地,地肥水美,又有精锐骑兵来去如风,很快就杀出重围。它不光在中亚横冲直撞,还跟俄罗斯在西伯利亚抢地盘,图尔霍特部西迁到伏尔加河那边,和硕特南下青海,准噶尔却死死卡住西域要冲,像一道铁闸门挡在中国西北前头,但也随时能砸下来。 这种位置,让它既是屏障又是炸弹,清朝从入关起就得盯着它。 康熙爷在位那会儿,准噶尔首领噶尔丹野心爆棚,发动东征,兵马直扑蒙古草原,威胁到喀尔喀和内蒙古。康熙急了,亲自带兵反击,三次御驾亲征,乌兰布通一仗才把噶尔丹打趴下。可清军也赔本赚吆喝,亲族重臣战死不少。噶尔丹虽败亡,准噶尔没倒多久,继任者们继续盘踞,维持着草原上的第二帝国。 到雍正时期,战火烧到漠北和西藏,时胜时负,谁也吃不消。雍正跟准噶尔划界,表面上不打不闹,实际清廷压力山大,西部的隐患像根刺,拔不掉就得天天提心吊胆。 乾隆弘历上台,本是天命第四子,早年封宝亲王,雍正十三年八月登基,年号乾隆。他从小练骑射,懂兵法,登基后就盯紧边防。雍正驾崩时,准噶尔可汗噶尔丹策零还在位,这家伙是雍正二年继承汗位的,野心不小,吞并杜尔伯特和土尔扈特,控制巴尔喀什湖东边,军队有火绳枪和弯刀,皮甲骑兵机动性强。他跟清廷周旋,表面求和,暗地联络西藏喇嘛分化对手。乾隆十年,噶尔丹策零中风挂了,留下权力真空,内部台吉为汗位打得头破血流,达瓦齐这外甥靠姻亲自立,镇压辉特部反对派,但部众分裂,战事加瘟疫,元气大伤。 乾隆一看机会来了,决定一劳永逸解决这个百年祸根。要是拖着,等对手缓过劲,西北就没太平日子。 乾隆十九年,阿睦尔撒纳这辉特部贵族投清,娶噶尔丹策零女儿,早年争权反目,被封定边左副将军,助清攻伊犁。清军分路出兵,班第从乌里雅苏台西进,永常从巴里坤南下。二十年春,黑水河集结,清军进展快,格登山口大捷,达瓦齐三万骑兵溃败,他仓皇逃伊犁。六月伊犁陷落,达瓦齐被俘,押解北京。 阿睦尔撒纳立功后求统四部,乾隆只给辉特,他不干,八月在乌鲁木齐叛变,突袭清辎重,攻占周边绿洲,焚烧农田。 乾隆气炸了,撤前线将领,换明瑞为靖逆将军,五万大军三路合围。二十一年春,明瑞从阿尔泰南下,乌什巷战清剿叛军,阿睦尔撒纳弓断刀砍勉强突围。叛军粮尽,部众携家逃斋桑湖,清军追击,压缩空间。二十二年夏,塔城外寨突袭,阿睦尔撒纳败走黑山,向俄求援,俄暗运粮被截。二十三年三月,斋桑湖围剿,阿睦尔撒纳率数十骑逃俄境。 清军进驻伊犁,焚毁营寨,下令清剿成年男子,刀斧搜捕,血染草原。瘟疫复燃,妇孺流散倒毙,昔日数十万人口几年内锐减八十万以上,几乎荡然无存。 这屠杀不是一时兴起,乾隆反复下令“不可遗患”,兆惠等将领执行时还因通报名加官。 达瓦齐残酷统治,重税强征,忽略瘟疫,早埋下隐患。阿睦尔撒纳狡诈多变,投清后又反,野心膨胀,抢掠哈萨克牧场,杀戮牧民。他们的所作所为,让清廷视之为死敌,不留后患。历史上,这算得上18世纪罕见的种族灭绝,欧洲大国间争霸多是你弱我强,彻底抹掉一国的少见。西方观察者得知清军雷霆灭准噶尔,重新评估东方帝国的实力,一些潜在侵略推迟了。 准噶尔覆灭后,新疆直接进中央行政,设伊犁将军府,驻八旗,划分屯田,汉人开垦绿洲。吐鲁番喀什置办事大臣,哈萨克纳贡,马队献礼。商路通中亚,丝绸茶叶换马匹玉石。周边震慑,俄罗斯暂缓扩张,布鲁特转趋谨慎。中国与中亚交往新阶段,官方民间交流在清晰边疆上展开。 结束了七十年对抗,清内政稳,军事动员显示中央意志,在世界史视角,乾隆此役让东方帝国硬核亮相,列强并立时代,东方这手重拳出人意料。
乾隆之所以选择嘉庆当皇帝,原因也是很无奈的。因为在嘉庆之前,乾隆先后选择了5位接
【8评论】【4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