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 哈萨克斯坦突然宣布了! 10月2日,哈萨克斯坦方面宣布,计划在2025年向德国输送120万吨石油。要知道,哈萨克斯坦的主要油田集中在里海沿岸,通过“友谊”管道运到欧洲,每桶成本才5-7美元,比运到中国的12-15美元/桶便宜近一半,加上欧洲市场油价长期比亚洲每桶高出3-5美元,里外里一算,每年多赚数千万美元真不是小数。 做生意嘛,谁都想把利润攥得更紧,哈萨克斯坦这步操作,本质上就是顺着“成本低、售价高”的市场规律走。 大家别觉得这只是简单的“卖油”,背后藏着几十年的管道红利——“友谊”管道是苏联时期就铺好的老底子,从里海沿岸油田直连欧洲腹地,管线成熟、运力稳定,相当于家门口就有一条“赚钱高速路”。 反观运到中国,虽然这些年中哈原油管道也在发力,但从里海到中国西北,得跨过高山、戈壁,无论是管线建设维护成本,还是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都比“友谊”管道高得多,成本差一半也就不奇怪了。 再看欧洲这边,德国作为工业巨头,对石油的需求就像饿肚子的人盼米饭。2022年欧盟对俄罗斯石油实施禁运后,此前三分之一以上石油从俄罗斯购买的德国,只能四处找替代来源 。 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刚好补上这个缺口,120万吨看似不多,却像给德国的能源安全加了一块小砝码——既不用再看俄罗斯的脸色,又能拿到比国际均价实惠的原油,双方一拍即合。 但这事儿也透露出一个信号:能源合作从来都不只是生意,更是地缘政治的“晴雨表”。 哈萨克斯坦一边稳住中国这个长期合作伙伴(2023年对华石油出口120万吨) ,一边抓住欧洲的需求窗口——2023年其对德石油出口已达99.3万吨,较2022年增长近6倍,妥妥的“左右逢源”。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合作早就是“深度绑定”,从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能源协议,到中哈原油管道的持续扩容,这些年双方的合作一直稳扎稳打。 2023年哈萨克斯坦石油总出口达7070万吨,对华出口占比尚小,这次对德出口更像是“额外赚笔零花钱”,而非放弃中国市场。 真正该思考的是,如何把我们的运输通道做得更“划算”——比如进一步提升中哈管道的运力,优化跨境运输的效率,把每桶油的运输成本降下来,才能在能源合作里更有话语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就在今天 哈萨克斯坦突然宣布了! 10月2日,哈萨克斯坦方面宣布,计划在20
小小海棠花
2025-10-03 00:10: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