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一次核试验中,我国放飞50只军鸽,结果只回来45只。科研人员不知道的是,没

裂谷长河娱乐 2025-10-02 22:44:38

罗布泊一次核试验中,我国放飞50只军鸽,结果只回来45只。科研人员不知道的是,没回来那几只,竟然创下了记录…… 说起军鸽这事儿,得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拉开话头。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没几年,边防通信是个大问题,电台无线电容易被干扰,信使跑山路又慢又危险。部队就想起了老办法,用鸽子送信。这不是新鲜事儿,二战时美国飞虎队在云南打仗,留下了不少信鸽品种,这些鸽子耐高海拔,飞得稳。苏联那边也援助了些种鸽,质量不错。1950年,昆明就成立了第一支军鸽队,全军11个军区都跟着建了类似单位。领头人是陈文广,这人从年轻时就爱养鸽子,早年自家后院养了几十只,1949年后直接带鸽子入伍,当了教员。他把美苏鸽子杂交,选育出适应高原的品种,叫“高原雨点”,羽毛灰白带点,体格匀称,能扛风沙雨雾。 陈文广干这行可不是玩票,他从基础抓起,每天让鸽子飞200公里,模拟各种坏天气。基地在昆明郊外,条件简陋,但训练严着呢。鸽子得学带情报胶囊,腿上绑紧,飞回时抖抖翅膀就卸货。关键是适应极端环境,尤其是辐射。为啥?因为那年代核试验刚起步,部队得防着生化武器。陈文广团队用低剂量辐射源训练鸽子,让它们在笼子边待着,观察反应,调整饲料加矿物质补体能。几年下来,鸽子不光飞得远,还耐辐射,脑子里有磁蛋白,能感地磁定位,像内置GPS。陈文广后来成了教授,写了训练手册,分发全军,边防哨所都用上这些鸽子送信,省了不少事儿。 转到1967年6月17日,这天罗布泊戈壁上炸响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相当于3.3万吨TNT当量,蘑菇云冲上万米高。试验前,科研人员从昆明挑了50只顶尖军鸽,分三组放爆心附近:10只50米,15只500米,25只1000米。每个鸽子戴环志和辐射仪,笼子遥控开。爆炸一响,冲击波热浪辐射全来,鸽子冲出笼子,得穿越污染区飞50公里回临时基地。30分钟内,45只陆续到家,羽毛有点灼伤,体表辐射值不高,呼吸正常。科研人员赶紧测数据:热效应、粒子沉降、生物反应,这些样本帮了大忙,丰富了核防护知识。鸽子带回的指标显示,近区生物能扛住一定剂量,没全死光,这对防护装备设计有参考。 可5只没影儿,编号RB-273、RB-281、RB-299、RB-312、RB-345。雷达查了,路线回收点全扫一遍,没踪迹。大家猜是高温烧了,或方向乱了。罗布泊那地方,戈壁沙漠,风大沙多,鸽子飞着飞着就可能迷路。谁知20天后,7月7日清早,昆明基地哨兵发现笼外蹲着几只瘦鸽子。工作人员比对环志,一看,正是那5只!体重掉三分之一,羽毛暗淡,体表还有铯-137残留,证明真从核区过来。它们没飞50公里临时点,而是直奔老家昆明,路程2800公里,途经塔克拉玛干沙漠、昆仑山、青藏高原。全凭本能,感地磁加太阳方位,顶风沙寒流,一路啄野草续命。 这5只鸽子创了记录:核爆后最远归巢,极限生存样本。科学家后来研究脑组织,确认磁蛋白帮了大忙,这发现进了动物迁徙资料库。基因测序显示,它们耐辐射强,敦煌北边峡谷还找到野鸽群,部分基因相似,估计是后代,自然选择下更抗逆。一次试验,不光测了氢弹威力,还意外开了生物导航的门。军鸽这玩意儿,没被科技淘汰,相反在极端情况更靠谱,不怕电磁干扰,黑客攻不了,电力断也不慌。 陈文广这人,干军鸽一辈子,基地从砖木鸽舍扩到铁丝网围栏,他亲自教士兵辨信号,调整飞行路径。部队用鸽子传坐标、药品单,边境巡逻时特别管用。1977年还有次类似试验,50只鸽子又去罗布泊,45只速归,5只也飞回昆明,2750公里直线,创下新纪录。陈文广见证这些,晚年还指导品种更新,2013年82岁走时,档案全留给后辈。 军鸽故事没完。2008年汶川地震,通信全瘫,成都军区调鸽子去映秀,卷灾情纸条飞废墟,带回伤亡估算,帮部队推进。边防高海拔哨所到现在还养,雪山雾区,鸽子钻云层送信,比无人机稳。国际上说起这事儿,得严谨点。中国核试验从1964原子弹到1996停爆,共45次,罗布泊是主场,环保恢复也做了,植树治沙,现在部分区绿起来了。但军鸽那次归来,纯属意外收获,没宣传神话,就实打实的数据用在科研上。

0 阅读:1179

评论列表

Henry

Henry

3
2025-10-02 23:30

鸽子:我这是犯了天条吗,为啥拿氢弹轰我

猜你喜欢

裂谷长河娱乐

裂谷长河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