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宣布了 10月1日,韩国外交部宣布,前外长康京和点将到华盛顿,她成了韩国70多年头一位坐进驻美大使办公室的女将。 从电视台双语主播,到为金大中总统担任英文翻译,再到在联合国服务三位秘书长,最后在文在寅政府执掌外交部四年,她的每一步都走得别具一格,如今,70岁的她再度启程,即将在华盛顿开启外交新篇章。 康京和的外交魅力恰恰源于她的“非典型”履历,媒体工作赋予她精准的沟通能力,翻译经历培养她跨文化理解的敏锐度,而联合国17年的历练则塑造了她处理复杂国际事务的独特视角。 在联合国期间,她负责人道主义事务和儿童与武装冲突等议题,这些工作需要极强的协调能力和同理心。 这些跨界经历汇聚成她独特的外交风格,既懂得如何表达,更懂得如何倾听,既坚持原则,又保持灵活,2017年出任韩国外长时,她就是凭借这些特质,在朝核问题、韩日贸易摩擦等棘手议题上展现了出色的平衡能力。康京和此次出任驻美大使,打破的不仅是性别天花板,更是韩国外交的思维定式,传统上,驻美大使职位多由职业外交官或政治人物出任,行事风格难免遵循既定轨道,而康京和的跨界背景和国际视野,恰能为韩美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当前韩美关系正处在微妙时刻,从朝鲜半岛局势到半导体供应链,从军费分摊到区域安全合作,诸多议题都需要谨慎处理。 康京和在联合国积累的多边外交经验,以及她在文在寅政府时期处理韩美关系的实践,使她成为这一关键时期最合适的人选。 这一任命背后,折射出韩国外交思路的深刻变化,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韩国显然在寻求更加自主、多元的外交路线,康京和的个人特质,女性、跨界、多边经验丰富,恰恰符合这一转型的需要。 她的出任也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一个信号,韩国外交正在从传统的同盟管理,转向更加注重多边协调和全球治理的“新外交”,这种转变不仅符合韩国的中等强国定位,也顺应了全球外交的发展趋势。 康京和此时赴任,肩上的担子不轻,她不仅要维护韩美同盟的稳定性,还要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为韩国争取更大的外交空间,与此同时,韩国国内政治格局的变化也为她的工作增添了变数。 然而,挑战总与机遇并存,康京和的温和风格与专业背景,或许正是缓和当前半岛紧张局势所需要的“润滑剂”,她的丰富阅历和国际人脉,也使她有能力在看似对立的立场之间找到共同点。 当这位70岁的外交家踏上华盛顿的土地,她带去的不仅是一个大使的国书,更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外交哲学,在坚持国家利益的同时,不放弃对话与合作的可能。个人观点,外交需要更多“手艺人” 康京和的任命令人联想到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在这个充斥着外交强音的时代,我们是否忽略了外交的本质是一种精细的艺术? 当今国际舞台上,我们见多了强硬的表态、刻板的立场和不变的原则,相比之下,康京和代表的是一种近乎失传的外交传统,那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对立,而是在灰色地带寻找可能性的智慧,不是哗众取宠的政治表演,而是耐心细致的专业工作。 我将这种外交称为“手艺人外交”,就像传统手艺人珍视自己的技艺,优秀的外交官也应当珍视沟通的艺术、理解的能力和建设的智慧,康京和的多元背景,媒体、翻译、国际组织、政府部门,恰恰赋予了她这种“手艺人”的特质。 她的女性身份也值得深思,研究表明,女性领导人在危机处理、共识构建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年龄则是另一个有趣的角度,在普遍追求年轻化的当今社会,康京和以70岁高龄出任如此重要的职位,本身就是对“经验价值”的肯定,外交需要历史的记忆,需要那些见证过时代变迁、懂得历史复杂性的头脑。 康京和的赴任提醒我们,无论技术如何进步、世界如何变化,外交的核心始终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在这个意义上,外交的艺术,仍在于搭建理解之桥,而这,正是“外交手艺人”不可替代的价值所在。
已经引发国际传播,欧洲人愤怒了!连夜大抗议!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通宵达旦
【5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