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正在快速推进核聚变技术,若成功将影响全世界! 据外媒报道,目前中国正在以“闪电般的速度”,加速开发核聚变技术。中国已经发起了类似美国“曼哈顿计划”的行动,加强对核聚变供应链的控制,试图主导核聚变领域并超越美国。如果中国成功这一目标,将很快颠覆全球现有的能源秩序。 就在2025 年初咱们国家的 “人造太阳” EAST(东方超环)又破世界纪录了,1 亿摄氏度的高温下,里面的等离子体稳稳烧了 1066 秒!这温度可比太阳核心还高好几倍,能稳住这么久,以前想都不敢想。 要知道可控核聚变有个关键指标叫 “三乘积”,得温度、密度、约束时间凑够数才能实现能量输出大于输入,现在 EAST 的综合参数已经摸到了燃烧实验的门槛,这可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用能的关键一步。 对比一下国际上,美国参与的 ITER 项目本来计划 2025 年搞首次实验,现在拖到 2028 年了,预算从 100 亿欧元涨到 200 多亿,商业化更是遥遥无期;美国自己的 SPARC 装置说得挺热闹,要 2030 年发电,可至今还没拿出实打实的长脉冲运行数据,中国这 1066 秒的硬成绩,就是实打实的领先。 光装置能跑起来还不够,核心部件得握在自己手里,这才叫 “控制供应链”。核聚变里最娇贵也最关键的部件叫偏滤器,相当于 “人造太阳” 的高温排气口,直接对着上亿度的等离子体,得扛住高能粒子冲击还得排杂质,国际上多年都没搞定。 咱们安泰科技的团队啃了十余年硬骨头,把熔点最高的钨和导热最好的铜硬生生结合到一起,闯过 108 道工序,造出了能扛住极端高温的钨铜偏滤器。 2014 年 EAST 就装上了这 “中国铠甲”,成了全球首个用钨铜偏滤器的全超导装置;后来法国的 WEST 装置 456 件偏滤器全找咱们买,100% 合格交付,现在全球顶尖的两个核聚变装置,核心部件全是 “中国制造”。 这可不是简单做个零件,从材料配方到加工工艺全是自主技术,连中国工程院院士都直说,这证明中国成了金属材料的世界强国。 更关键的是,国家这次是动真格的 “国家队” 出手了。2025 年 8 月,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注册资本 150 亿,中核集团、中石油、国家绿色基金这些巨头全砸钱进来了。 这公司不是摆样子的,明确说了要走 “先导实验堆 — 示范堆 — 商用堆” 的路子,目标就是把核聚变变成能发的电、能用的能源。 要知道美国、欧盟也都把核聚变当战略重点,但没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把科研机构、能源巨头、国资力量拧成一股绳,一年光实验堆投资就超百亿。 中核集团手里的 “中国环流三号” 早就实现了 “双亿度” 运行,还造出了 2.5 兆瓦的微波回旋管、7 兆瓦的中性束加热系统,这些都是核聚变的 “心脏部件”,以前欧美还卡脖子,现在咱们全能自己造。 可能有人问,这玩意儿真能改变世界?先说说原料,核聚变用的氘就藏在海水里,每升海水能提取 0.035 克氘,聚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 300 升汽油! 地球上海水有的是,光这一项就够人类用几十亿年;另一种原料氚能从锂里造,咱们国家盐湖里的锂储量大得很,根本不用像石油那样抢来抢去。 再看污染,聚变反应只出氦气,没有核废料,也不排二氧化碳,比风电、光伏还干净,还不用看天吃饭,24 小时能稳定发电。 现在不少国家靠卖石油天然气过日子,油价一涨全世界都跟着紧张,地缘冲突也常和能源挂钩。等核聚变电站建起来,度电成本能降到 0.3 元以下,比现在的火电还便宜,到时候谁还费劲巴力买石油? 咱们国家本身是能源进口大国,以后完全能自给自足,不用看别人脸色。更别说发展中国家,不用再纠结是搞污染的火电还是花大价钱买光伏板,直接用清洁又便宜的聚变电,发展速度都能提上来。 这可不是空想,咱们的 “星火一号” 装置都在做商业化验证了,计划 2029 年就能发电,2035 年建示范堆,比国际普遍预测的 2050 年早了十几年! 有人可能觉得这事儿太玄乎,以前总说 “核聚变永远还有五十年”,但现在中国的进展是肉眼可见的快。从 EAST 一次次破纪录,到偏滤器垄断全球供应链,再到 150 亿 “国家队” 进场,每一步都踩得实。 美国现在急着加码投资,欧洲也想拉中国深化合作,这都说明他们清楚,中国在这领域已经追上来了,甚至要超过去了。 说句实在的,这事儿不光是技术突破,更是给全人类找了条出路。现在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石油天然气越用越少,能源危机就在眼前。 中国这么拼命推进核聚变,不光是为了自己的能源安全,更是抢在危机前面,把 “终极能源” 的钥匙攥在手里。 等真成功那天,咱们老百姓用电再也不用愁涨价,冬天取暖、夏天开空调都放开用,全世界也不用为了能源打架,这影响可不是一般的大,说是颠覆全球能源秩序,那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一旦美、中、俄之一率先掌握核聚变可控技术,后果会有多可怕?就这么说吧,谁要是真掌
【2评论】【5点赞】
一道港湾
核航母都还没研究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