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宣布了 当地时间9月28日,俄罗斯国防部通报称,当天凌晨,俄防空系统在多地共击毁41架乌克兰无人机,其中库尔斯克州12架、布良斯克州10架。 这可不是偶然的偷袭,而是双方僵持中越来越常见的对抗模式,背后藏着的门道其实不少。先说说这两个被重点袭击的州有多关键。 库尔斯克州和布良斯克州都是俄罗斯靠近乌克兰边境的门户,早在今年 2 月 17 日,这俩地方就曾和其他州一起击落过 90 架乌克兰无人机,当时还连带把里海石油运输管道都打坏了,导致哈萨克斯坦的石油输油量直接降了 30%。 对乌克兰来说,打这里既能骚扰俄罗斯边境防御,还能试图破坏俄军向顿巴斯等前线区域输送补给的通道;而对俄罗斯来说,守住这俩州就是守住了本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防空系统常年都是高戒备状态。 凌晨发动袭击其实是乌克兰的老套路了。无人机本身飞得慢、目标小,凌晨时分人的警惕性低,防空雷达也容易受环境干扰,本来是想钻空子的。 但这次俄罗斯的防空系统显然没给机会,41 架的击落数量看着惊人,其实是双方无人机战白热化的缩影 —— 要知道今年 5 月短短一周,俄军就摧毁拦截了 2331 架乌攻击型无人机,现在单日几十架的对抗早就成了常态。 更值得琢磨的是,就在同一天,乌克兰国家安全局还派无人机袭击了俄罗斯楚瓦什共和国的 “友谊” 输油管道泵站,虽然俄方说没造成严重损失,但石油运输还是停了一阵。 这说明乌克兰的无人机袭击早就不是只盯着前线,而是开始往俄罗斯腹地的关键基础设施下手,想通过打后勤、打民生来逼俄方让步。 可俄罗斯的应对也很直接,从之前的经验看,只要遭了无人机袭击,接下来俄军肯定会用高精度武器反击乌方的军事设施和军工企业,上次 5 月遭袭后,俄军连基辅的爱国者防空系统和无人机工厂都炸了个遍。 现在俄乌的无人机战早就不是简单的 “放飞 - 击落” 了。俄军这边有天竺葵 - 2这类低成本自杀式无人机,能用蜂群战术饱和攻击,就算被拦下来几架,剩下的也能造成破坏。 乌克兰虽然在数量上不占优,但靠着西方支持的无人机和一些改装型号,总能找到俄防空的缝隙。 尤其是俄军新列装的光纤无人机,不怕电子干扰,能悄无声息飞到 20 公里外炸后勤车队,乌克兰的装甲车现在都不敢随便靠近前线,生怕被无人机盯上。 北约最近还在张罗着给乌克兰和俄罗斯边界建 “无人机墙”,说要搞先进的侦察拦截系统,但俄罗斯这边直接放话 “欧洲离三战不远了”。 其实大家都清楚,这种 “墙” 短期内根本建不起来,光讨论谁出钱、谁管雷达就得耗好久,可北约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给乌克兰撑场面。 但从 9 月 28 日这 41 架无人机被击落的情况看,俄罗斯的防空系统暂时还顶得住,真要等无人机墙成型,前线的无人机攻防早就不知道迭代多少轮了。 现在的局势就是这么拧巴:乌克兰想靠无人机袭扰打破僵局,俄罗斯就用防空系统和反击把压力顶回去,北约在旁边煽风点火却不敢真下场。 这 41 架被击落的无人机,不过是这场持久战里又一个小注脚,接下来双方肯定还会在无人机的数量、型号、战术上接着较劲,毕竟在现在的战场上,谁掌握了无人机的主动权,谁就多了几分说话的底气。
美国为什么不再支持乌克兰?
【3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