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女子嫌单位发的鸡蛋太脏,回家立刻用水洗干净,结果,洗完后才知道鸡蛋不能洗,洗过容易坏掉!无奈深夜煮茶叶蛋,准备第2天带去单位跟同事分享,女子吐槽:“整整两锅、48个鸡蛋,到底谁来吃啊?” 单位发放了一份别具特色的福利一箱鸡蛋。它们带着泥土的馥郁芬芳,蛋壳上还零星附着鸡粪与碎稻草,宛如带着乡野质朴气息的馈赠。江苏有位女士拿到手,第一反应大概和我们多数人一样:这也太“原生态”了,得赶紧洗干净才好放冰箱。 于是,一场认真的“鸡蛋沐浴”工程开始了。她准备了温水、软毛刷和一个大塑料盆,小心翼翼地给全部48枚鸡蛋做了个彻底的清洁,直到个个都变得光滑透亮。 可她万万没想到,这份爱干净的热心肠,恰恰亲手毁掉了鸡蛋最重要的一道防线。鸡蛋壳上其实布满了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小孔,而出厂时,蛋壳表面自带一层“壳外膜”,就像一层天然的“保鲜膜”。 这层膜有两个核心任务:一是堵住那些小孔,不让沙门氏菌这类坏家伙溜进去;二来还能锁住鸡蛋内部的水分,让它能保鲜更久。很多地方卖的鲜鸡蛋不清洗,就是为了保住这层天然屏障。 这一通温水猛刷,等于把鸡蛋的“防护服”给扒了,让它赤裸裸地暴露在空气中。刹那间,细菌们仿若获赦的狂徒,欣喜若狂。它们挣脱了束缚,长驱直入,似是要在这片“领土”上肆意扩张,妄图占据每一寸可栖息之地。直到当晚和朋友聊天,这位女士才恍然大悟,自己办了件天大的“好事”。 看着那48枚已经失去保护、随时可能变质的鸡蛋,她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扔了太可惜,唯一的办法就是,立刻、马上,把它们全部煮熟! 深夜的厨房灯火通明,两口大锅同时上阵,一场声势浩大的茶叶蛋制作工程就此展开。直到半夜,满屋的茶香总算盖过了之前的懊恼,但新的烦恼又来了。 看着灶台上堆成小山一样的茶叶蛋,她犯了愁:“这可怎么吃得完啊?”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场因失误引发的“危机”,最终变成了一场美食分享会:第二天带去单位,和同事们一起分享这份沉甸甸的美味。 这件事真是给我们上了一课。以后再碰到这种“不完美”的鸡蛋,最好的处理方式其实是用干布或纸巾轻轻擦掉脏东西。如果非要用水洗,也一定要留到下锅烹饪前的最后一刻。 有时候,我们想当然的善意,反而会破坏事物本身的规律。生活处处是学问,尊重自然的设计,可能比我们自作主张的“优化”要高明得多。
山东济南,一男子去超市买鸡蛋时,因带的钱不够,向老板赊了20元的账,可几个月过去
【15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