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29岁当选中央委员,37岁任河北省委书记,41岁却降为县委副书记! 1966年,一位河北邢台26岁的农村姑娘受邀参加了国庆观礼活动,随后毛主席等人还专门接见了她。起初,并没有人在意这位名叫吕玉兰的女孩,可就在几年后,29岁的她成功当选为九大代表,并成为中央委员。 在这之后,吕玉兰又取得了一系列不俗的成绩,她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可正当她的事业步入巅峰之时,她卷入到一些事件中,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此后,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失去了她原本的光彩,并逐渐被人们遗忘。 吕玉兰出生在邢台临西县一个普通的村子,小时候家里的条件并不是很好,全国解放后,吕玉兰的家乡有了巨大的变化。一家人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她也有条件外出念书。 1955年,刚刚从高小毕业的她回到了家乡务农,看到家乡贫困的样貌,吕玉兰十分难受,她决心用自己的知识和努力改变家乡。 原本,当地有着妇女不下地的传统,吕玉兰带头打破了传统,与乡亲们一起下地劳作。由于她勤奋能干,又有着很好的文化水平,在乡亲们的推举下,吕玉兰成为当地合作社的副社长,并在不久后成了社长。 担任了这么重要的职务,吕玉兰也扛起了全村发展的重担,她一面组织大家搞生产,一面又投入到土地治理的工作中。为了治理荒地,吕玉兰组织村里的妇女成立了造林队,大家坚持春天采种育苗,秋后植树造林。 数年后,吕玉兰的土地改造取得巨大成功,她们一共栽种了11万棵树,成功改变了当地风沙大,盐碱地多的情况。吕玉兰在任期间,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贫困落后的村子也好了起来。 她的能力得到了上级的注意,成为组织重点培养的目标。吕玉兰并没有因此松懈,而是一面工作一面继续学习提升自己。 她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毛主席的著作,从中获得了大量的经验。终于,她的活跃表现让她得到了中央的注意,这才有了机会来到北京见到了毛主席。 1970年,在担任中央委员之后,吕玉兰被组织任命为临西县委书记。这里也面临着改革的难题,吕玉兰到任之后,花费大量时间考察当地的情况,并组织民众掀起实现三年大变样的大会战。 她带领大家兴修水利,打井抗旱,又成功引入了氮肥厂,给当地的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提升。在这期间,她一直与普通民众同吃同住,周围人都非常佩服她,她也不负众望,帮助临西顺利实现了改革。 1971年,吕玉兰由于在地方的成绩,被提拔为河北省委副书记。30出头就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她已经成为国内女性干部的表率。 吕玉兰对此倒是非常谦逊,依旧保持着朴素的作风,她也因此多次作为代表,出国参加一些重要的外事访问,还曾受到过金日成的接见。这一次次的出国考察,让她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1977年,37岁的吕玉兰正式担任了河北省委书记,她将自己多年在地方工作的经验总结起来,结合自己在外学习的东西不断改进,然后再运用到地方的建设中。 主持河北的发展工作后,吕玉兰依旧非常重视农业建设,靠着自己改良的方案,她在河北的工作非常成功,各地的农业生产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不过在那个特殊时期,由于一些事情,许多地方的发展都受到了影响,吕玉兰也被卷了进去。1981年,吕玉兰被任命为正定县委副书记,曾经她30多岁就是省委书记,结果到了40出头却被降为了县委副书记。 吕玉兰对此并没有任何怨言,而是立即投入到了地方的工作中,她注意到当地在粮食征购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吕玉兰如实反映当地的情况。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当地的征购政策有所改变,极大减轻了农民的压力,也为地方的产业结构改良打下了基础。 随后,吕玉兰又深入农村调研,总结出了农村发展中的诸多不足,并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方案。吕玉兰也因此再度受到了组织的重视,几年后她被提拔为河北省农业厅副厅长。 到任后,她不断修正农村的发展政策,为农村的改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由于长期忙于工作,吕玉兰的身体状况变得越来越糟,患上了脑血管痉挛症。 自从走出了自己的家乡,吕玉兰就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无论担任什么样的职务,她都过得非常节俭。哪怕是病重期间,她也拒绝特批护理费,坚持不顾保姆。 1993年3月31日,吕玉兰在石家庄因病去世,年仅53岁。她的早逝对国家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2019年,吕玉兰因为自己的贡献,还被授予了“最美奋斗者”的称号。
她29岁当选中央委员,37岁任河北省委书记,41岁却降为县委副书记! 1966
夏目君
2025-09-27 21:04:14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