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日开战,24小时内能全歼日本吗?”说白了,想在一天里“全歼”一个岛国军力

学无止境吧 2025-09-27 10:47:36

“如果中日开战,24小时内能全歼日本吗?”说白了,想在一天里“全歼”一个岛国军力,想多了;可要在24小时里打到对方撑不住、低头求停火,倒真有戏!为啥这么说? 先把盘面摆清。日本是群岛。四大岛加一圈小岛,山多、谷多、坡多,七成以上是山地丘陵。地图上看不远,脚下全是弯。装甲车冲不起来,步兵要一米一米地搜,山沟里的风一吹,回声乱,夜里更鬼。北海道林子密到喘不上气,本州中线全是脊梁山,24小时别说“清场”,一个大山谷都不一定摸透。 对手也不弱。海上大船一百多艘,里头有大型防空舰,潜艇十多条,静得很。天上有F-35,F-15J一大把,地面一堆点状防空。就算首轮打击把主要机场、军港、雷达压住,山洞口、树林里那点零散火力还会跳出来搅局。预备役能拉出一波人,散在城市乡间,顺着地形打冷枪,24小时想“一个不剩”,不现实。 可要让对方扛不住,是另一套打法。现代战争讲掐命门,打骨节眼。日本的弱点太清楚了。 先是能源。原油基本靠进口,炼油厂和储备点集中在几处港湾城市。要是关键炼化设施、主油库挨一轮精准打击,外海再被封锁,油电一绷不住,舰机趴窝,工厂哑火,民用电力拉闸,连物流车都难跑起来。 再是工业与港口。汽车、电子的龙头厂多在东京湾、大阪湾,港口是血管。港区码头、集疏运枢纽受损,货进不来、也出不去,生产线立刻断链。指挥链条要是吃了瘪,联合指挥所、卫星地面站、预警雷达被“按掉”,部队听不见、看不清,协同断了,各自为战,越打越乱。 社会承受力呢,也就那几天的余量。超市被一抢而空很快,地铁一停,城市就像被按下暂停键。恐慌蔓延,比战损更要命。高层这时会面临两头压:外面打不过,里面要稳秩序,还要盯着外援的进度。增援不可能“瞬移”,战场节奏就在这24小时被谁攥住。 所以思路很直接:不去铺地毯,不跟山地纠缠。首轮把能源、工业、港口、指挥这几处“脖颈”敲掉,信息链压住,海上交通口堵上。对方发现供应顶不住、指挥拉不起来,部队越动越乱,社会秩序抖得厉害,谈判的窗口就会自己打开。 这一套不靠人海,靠的是情报、精确度、打击节奏,讲究的是打点、打联动,一处断,全盘慢性缺氧。一天要“全歼”不现实,一天内打疼到求停火,却并非天方夜谭。 你认同这套判断吗?要是你来设计24小时的打击顺序,会把“第一拳”落在哪些点上?对地理和社会承受力,哪个更关键?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提示:理性讨论,少一点情绪,多一点信息。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学无止境吧

学无止境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