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做到,于东来兑现承诺!参与胖东来面试的30名刑释人员,被全部录取!9月17日

不简单的幸福 2025-09-25 01:25:29

说到做到,于东来兑现承诺!参与胖东来面试的30名刑释人员,被全部录取!9月17日的许昌胖东来时代广场,见证了一场特殊的面试。 30名刑满释放人员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走进这里,谁也没想到,等待他们的不是审视的目光,而是当场全员录取的答复。这场面试,成了他们人生转折的起点。 对刑释人员而言,回归社会的路从来布满荆棘。“你坐过牢,我们不用。”这句冰冷的话,像一道无形的墙,把无数人挡在就业大门外。 有受访者试过不下20份工作,从电子厂到货拉拉,终究因犯罪记录被拒之门外。他们身上仿佛被打上了永久的烙印,即便已为过去的错误付出代价,仍难被社会真正接纳。 《监狱法》明明规定他们享有平等权利,可现实中的隐性歧视,让这份权利困在纸面与生活的夹缝中。胖东来的出现,恰似寒冬里的一缕暖阳。 一切始于8月8日,创始人于东来在社交平台抛出重磅消息:新乡即将开业的“三胖”店计划招聘1000人,其中2%的名额专门留给刑释人员。 这个决定在当时就引发热议,毕竟在不少企业对刑释人员避之不及的时候,主动留出岗位需要极大的勇气与担当。两天后的深夜,于东来再次发声,字字恳切。 他说招聘不是简单给份工作,而是要帮这些人“再次拥有融入社会、具备相应的美好生活的能力”。这番话击碎了外界“作秀”的猜测,让人们看到这份善意背后的深意。 8月12日,更具体的帮扶计划随之公布:不仅有针对性的培训规划,还有就业创业基金支持,从入职到发展,铺好了一整条路。 承诺从未落空,专属简历通道很快收到30份申请,远超原定20人的招聘计划。9月17日的面试现场,于东来没有摆老板的架子,反而像位长辈般暖心叮嘱。 你们已经为过去的事情付出了代价,不用觉得低人一等,好好干。”得知有人还没找到住处,他当场拍板:工资可以提前预支,先把房子租好,安了家才能安心工作。 这样的温暖,早已刻在胖东来的骨子里。这家以“真品换真心”为核心理念的企业,向来把人放在第一位。对顾客,它敢标进货价、支持食用过的西瓜无理由退换。 对员工,它春节闭店放假、提供优厚福利,早已是业内佳话。如今对刑释人员的接纳,不过是其企业文化的自然延伸——在胖东来眼里,没有“特殊群体”,只有需要尊重与机会的“人”。 30人全部录取的消息传开后,无数人为之动容。有人说这是“企业该有的样子”,有人感慨“这才是真正的社会责任”。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举动像一颗石子投入水中,激起了关于社会包容的深层思考。 刑释人员再犯风险真的那么高吗?媒体放大的极端个案,是否让我们忽略了大多数人改过自新的渴望?胖东来的实践恰恰证明,消除偏见最好的方式,就是给予信任与机会。 这些即将入职的新人,将在6个月试用期里接受岗位培训,胖东来会根据他们的特长分配工作,从理货、收银到后勤,总有适合的位置。 而“双向选择”的设定,既给了企业观察的空间,也让员工有适应与选择的权利,尽显人性化考量。未来,他们不仅能拿到稳定工资,还能借助培训提升技能,甚至有机会获得创业支持,真正实现“自食其力”的蜕变。 胖东来的故事告诉我们,社会责任从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落实在具体的行动里。它没有把帮扶刑释人员当成负担,反而看到了这群人渴望被认可的内心。 没有止步于给份工作,而是着眼于帮他们重建生活的信心与能力。这种善意,比单纯的捐款捐物更有力量,因为它给了人尊严,给了人重生的可能。 如今,这30名幸运儿即将踏上新的工作岗位。他们的故事或许只是个例,但胖东来种下的种子,终将在更多人心里发芽。 当越来越多企业像胖东来一样敞开大门,当社会不再用标签定义他人,刑释人员回归社会的路定会越走越宽。毕竟,谁都有犯错的时候,真正的包容,是给改过自新者一个重新出发的机会。 这场特殊的招聘,早已超越了就业本身。它是一次温暖的示范,证明善意能打破偏见;它是一声有力的呼吁,提醒社会别忘记那些渴望新生的灵魂。胖东来用30个岗位诠释了何为“尊重”,而这份尊重,正是点亮他人人生的光。 (消息来源:极目新闻)

0 阅读:35
不简单的幸福

不简单的幸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