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一女子与丈夫刚结婚五天,丈夫就英勇牺牲,没想到女子知道消息后,转身就

混沌于浮云 2025-09-24 11:48:12

1984年,一女子与丈夫刚结婚五天,丈夫就英勇牺牲,没想到女子知道消息后,转身就嫁给了丈夫的大哥,三十年后,女子抱着丈夫的墓碑痛哭流涕:“你交待的事情,我都做到了。” 谢玉花出生在河南叶县仙台镇一个穷苦农家,从小就跟着父母下地干活,家里几亩薄田勉强糊口。她学会了纺纱织布,帮人缝衣补贴家用。22岁那年,通过媒人介绍,她认识了同村的王长献。他也是22岁,在部队当战士,每月寄钱回家。王长献家更穷,父母种地维生,大哥王长福腿有残疾,三十多岁没娶媳妇,二哥做了上门女婿,王长献老三,下面还有妹妹和小弟上学。尽管家底薄,谢玉花看中他为人踏实,两人很快定亲。她开始攒嫁妆,几件旧被子叠好,塞进箱子。王长献探亲回来,帮她家修屋顶,钉子敲得稳当。婚事敲定后,她相信两人合力,能让日子好起来。 王长献家在镇边坡地,屋子漏风,院里总晾着玉米。父母年纪大,还得拉犁耕田。大哥腿伤旧疾,拄拐喂鸡,娶不上媳妇愁坏了老人。二哥为减轻负担,早去邻村当上门女婿,过年才回。王长献从小帮父亲干重活,入伍后寄回补贴,妹妹帮母亲和面,小弟书包里旧课本借来的。他不嫌苦,回家总带部队牙膏,分给弟弟用,还教他站直腰。谢玉花被他的责任心打动,交往中他细心问她家事,两人聊村里收成,计划攒钱买牛。她婚前一天,帮媒人备茶水,脸上带笑。结婚那天,村里摆几桌,亲戚送馒头咸菜。她穿借来红衣,他军装整齐,对拜后,两人挤小炕上,点油灯聊未来。她剥花生给他吃,他卷袖比划部队训练。 新婚刚三天,王长献接到部队电报,急召归队。那是老山战役前夕,中越边境越军不断挑衅,炮弹打进村寨,伤人毁田,学校停课,边民要求部队反击。昆明军区在杨得志和许世友指挥下,4月28日攻老山、者阴山,18天收复阵地。王长献赶往前线,谢玉花送他到路口,帮系包带。他上火车,脚步踩泥路远去。她在家烧香祈福,每天煮粥擦灶沿,听广播捷报挤人群前,手握围裙。几天后,军车停门,通知她去部队。她裹头巾跑去,进屋见布包,摸到他军帽,帽沿磨损。阵亡通知书摊开,她指尖划纸,坐倒膝磕门槛。部队留她住,她要安眠药攒齐,吞下被战士撞门救起,医院洗胃醒来。干部递遗书,她展开摩挲字迹,他写歉意和托付,照顾大哥病和弟弟学业。她折纸塞怀,拒绝留职工作,收拾遗物回家。 回家跪公婆前,她陈述决定:嫁王长福留家操持。公婆闻言起身,父亲拐杖落,母亲拉袖,两人跪下叩头。她拉起老人,按肩安慰。改嫁那天,院铺席,邻居送米,她换蓝衫,王长福拄杖站旁,公婆牵手拜堂,二老跪地泪滴尘。她扶起擦脸。遗书托付让她坚守,她选择这方式名正言顺。部队本安排她工作,她要回家撑家。王家穷,抚恤金虽有,但老人丧子痛,身体垮。谢玉花嫁后,带着小姑子下地养猪,晚上照料公婆。公婆感激,但1989年父亲先走,她喂药拭嘴守炕;1991年母亲离世,她挖坟泥塞指甲。她的举动救了王家一脉,村里人议论,但她咬牙干,不求回报。 留在王家,谢玉花白天下地扛锄,拔草汗浸衣,晚上缝衣哄姑上床。小姑出嫁,她系腰带递帕。生两子,怀胎裹布插秧,孩子落地抱裹奶滴襁褓。王长福腿不便,她拉粪车雨天推泥溅裤。小叔子肝炎,她瞒人卖血换药,臂青痕不退。他娶媳,她杀鸡备席,烙饼端桌碗齐。劳作积累,她风湿关节肿,揉膝站起田间晕倒,醒拍灰续干。儿子娶妻,大儿媳家穷携10月婴儿走,她接孩子拍背哄睡。战友上门带米,她谢过塞咸菜,雪地留印。这些年,她一人担重,解决温饱,但富裕难及。村里低保别人有,她家无,她不争,信勤劳就好。病痛折磨,她舍不得看,晕倒后接着干,不干吃啥。 王长献牺牲后,谢玉花拒绝部队工作,回村嫁大哥,履行遗书托付。家事全她扛,公婆相继走,小姑嫁人,两子落地,她拉扯大。帮小叔治病娶妻,卖血办酒席。日子苦,她落风湿,常痛得揉腿,但不喊。儿子媳走,她带孙,战友关怀不时来。2014年,老指导员接她去麻栗坡陵园,石阶扶栏上,墓前跪抱碑,指抠石缝,哭声回荡,身前倾摇。三十年辛酸倾出。事迹传开,2017年6月,干部递抚恤和新证明,她接纸叠抽屉,窗阳光斜桌。这补助晚来,若早有,她卖血少,病痛轻,媳或不走。但她已做到托付,一生无悔。

0 阅读:735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