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一女子花263500元买了辆新能源汽车,谁料交付手续办到一半时,因为女子打开车门,车门突然被一男子撞毁!女子要4S店退换车,但4s店直接拒绝了,还表示“系统显示已完成交付,车子是你的了”!气得女子找媒体曝光,可没想到结局让人实在没想到!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买新车本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没想到却成了“事故现场”。最近,山东青岛一位孙女士本想喜提新车,结果却碰上了让人头疼的交付风波:26万多买的电车,还没开出门,就因为一起意外,直接成了“事故车”。事情的来龙去脉,不仅让当事人难以接受,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热议。 事情的经过其实很简单。到了交车这天,孙女士早早来到4S店,完成付款后,满心期待地等待新车交付。 她亲自绕车检查了一番,确认无误后,回到店里填写手续。就在这期间,意外发生了:她的车门因为没关好,被另一位来提车的客户直接撞得变形,车门几乎成了直角,眼看着“新车”秒变“修理车”。 孙女士自然就不愿意了,表示要4S店退钱或者换一个新车,但是4S店却不愿意了,4S店坚称,钱已经到账、保险也生效,系统后台显示交付完成,汽车所有权属于孙女士。 店方建议她直接走保险修车,但孙女士觉得非常委屈:车钥匙还没拿到,交接单没签,连车都没摸一把,这怎么就成了我的“责任”?她坚持要么换新车、要么全额退款。 双方各执一词,协商无果,只能请媒体介入。4S店一方的说法很“程序化”,认为只要完成财务和保险手续,车就算正式交付。可孙女士和不少网友一样,都觉得实际的“物理交接”才算数。毕竟,谁都不希望花大价钱买的车,第一天就带着维修记录下路。 而且事故的责任认定也存在争议。监控显示,是孙女士一方没关好车门,导致另一位客户没注意撞上。4S店认为,这是个人疏忽,店家难以全责。 可孙女士反驳:交付区现场应由店方管理,至少应该有提醒或专人引导,不能只让客户自己承担全部后果。 律师观点也很关键。有人指出,物权转移虽有“系统节点”一说,但法律上更看重实际控制权。如果车钥匙、交接单都未签署,严格来说不算“交付完成”。 而且,车辆交付是个完整流程,不只是财务结算,更包括安全、使用权的清晰交接。否则一旦出现纠纷,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 此事发酵后,网上议论纷纷。有网友同情孙女士,认为4S店应当承担更多责任,毕竟事故发生在他们的场地、流程未闭环。 有的网友则提醒买家提车时一定要全程开手机录像,防止出现扯皮。也有人吐槽:“新车没捂热就成事故车,这谁都接受不了。” 从这起事故可以看到,随着大宗消费走向数字化、流程化,交付环节的每个细节都不容忽视。对商家来说,不能只依赖系统后台的“交付完成”,还需要确保每步流程有清晰见证和客户确认,尤其是管理好现场安全。 对消费者来说,办理大额商品交付时,务必确认所有手续、交接物理完成后再离场,避免出现“责任空档”。 其实,这样的案例不是第一次出现。无论是汽车、家电还是房产,只要涉及产权转移,流程中的每一步都可能成为纠纷点。 商家、消费者、行业都应从中吸取教训:别让数字化流程成为推卸责任的“挡箭牌”,更不能让买家在意外面前成为孤立无援的弱者。 你认为,像孙女士这样的情况,到底该由谁负责? 信源:9月18日(报道),青岛市北区,孙女士花26万多买了一辆特斯拉Model Y。交车时,车辆在交付场地内被撞,新车秒变事故车。孙女士认为,车辆还没完成交付,她不能要这辆还没到手的事故车。4S店表示,孙女士必须把车提走。——生活帮
山东青岛,一女子花263500元买了辆新能源汽车,谁料交付手续办到一半时,因为女
九鼎观世道
2025-09-24 09:19:13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