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张维翰带8个团参加八路军,副手是开国中将,而他只是大校,但他病逝后,

寒星伴月念情长 2025-09-24 01:10:32

1940年,张维翰带8个团参加八路军,副手是开国中将,而他只是大校,但他病逝后,刘伯承、徐向前等上百位元帅、将军为他送行! 张维翰是河北邯郸人,原本家境贫寒,他的二哥早年投军,后来当了一个团长,家庭条件这才得到了改善,张维翰还得以进入冯玉祥创办的军官子弟学校读书。在这里,张维翰认识了彭雪枫。 张维翰和彭雪枫志趣相投,两人经常在一起讨论国家前途命运,是一对很好的知己。1937年5月,在彭雪枫的介绍下,张维翰秘密入党。 这时,张维翰是山东省第六区专员范筑先的秘书。 1937年秋,日军进攻山东,时任山东省主席的韩复榘不战而逃,还下令各部南撤。 已经是第六区游击司令兼聊城县县长的范筑先也收到了撤退命令,并且他还打算放弃聊城。身为地下党员的张维翰,就劝范筑先留守聊城抗日。 张维翰是范筑先的亲信,还是他的亲戚,在他的劝说下,范筑先最终决定“誓死守土”! 随后,在张维翰的协助下,范筑先招兵买马,积极扩充部队,还和129师副师长徐向前会晤,一起商讨抗日事宜。129师帮助范筑先建立了军校,培训游击战术,协助范筑先守卫聊城。 1938年11月,日军大举进犯聊城。 面对日军的进攻,范筑先指挥部队死战不退,他抱着必死的决心,率部在聊城顽强地抗击日军。 奈何,日军人数太多,火力凶猛,由于敌我实力相差太大,聊城在11月15日就被日军攻陷了。 聊城沦陷后,范筑先将军自杀殉国。 范筑先殉国后,张维翰收拢残部,与鲁西特委领导的地方武装合编为第三纵队。为了纪念殉国的范筑先将军,张维翰很快就把纵队的名字改为“筑先纵队”,由张维翰出任纵队司令员。 筑先纵队下辖7个主力团和1个独立团,总兵力有1万多人。 1939年,日军调动重兵,对筑先纵队进行围剿。 面对日军的大举进犯,张维翰率部浴血奋战,最终保住了根据地,但部队伤亡不小。 1940年,张维翰就带着筑先纵队剩下的兵力正式加入八路军129师,因为战斗减员,筑先纵队对外虽有8个团的编制,但实际兵力却没有这么多。 所以参加八路军,张维翰部被缩编为八路军新编第8旅,由张维翰担任旅长,第8旅的副旅长,正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开国中将王近山。 新8旅成立后,参加了百团大战等战役,抗战中,由张维翰指挥的新8旅,也是多次立功。 1945年,张维翰去延安学习,学完后,中央让他去晋察冀军区九分区工作。上级给他的任务是整合地方武装、维护治安、建设根据地。 后来,张维翰调任邯郸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3年中,别的将领在打仗,张维翰忙着开大会、清仓库、查治安、建设根据地。 3年时间里,张维翰一次大仗没打,也没有一次被通报嘉奖,这3年他基本没有立过战功,但在张维翰的治理下,根据地内没有一次叛乱,没有一次兵变,十几个粮道口一个没丢。 张维翰的工作,就是让前线的将士有饭吃,不愁枪弹。当时,解放军的很多运输线,都有张维翰打通的痕迹,这就是他的贡献,只是比起在战场上杀敌立功,这种贡献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1955年,新中国首次大授衔,没有参加红军,在解放战争中没有打过大仗的张维翰,被授予大校军衔。 有人觉得他的军衔低了,张维翰却说:“当年参军是为了打鬼子,不是为了授衔,现在鬼子打跑了,老百姓能过安稳日子,比什么军衔都强!” 之后,张维翰担任过邯郸军分区司令员、国家体委陆上运动司司长等职务。 1979年,张维翰病逝,享年73岁。 在他的追悼会上,有上百位元帅、将军为他送行。 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等原八路军129师的领导人送了花圈,陈再道、李聚奎等上百位将军出席了他的追悼会。 一位大校离世,却能赢得如此多高级将领的深切缅怀,这本身就是对他所做贡献、为人的一种高度认可。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寒星伴月念情长

寒星伴月念情长

寒星伴月念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