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最终还是没有选择歼10战机!伊朗保守派议员兼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阿博法兹尔·佐

不简单的幸福 2025-09-23 20:25:15

伊朗最终还是没有选择歼10战机!伊朗保守派议员兼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阿博法兹尔·佐赫雷万表示,伊朗已经从俄罗斯接收了第一批全新米格-29战机,这是一批新的米格29MK2战机。 这是伊朗为解决空军实力薄弱的,短期解决方案。伊朗长期计划,还是向俄罗斯订购苏35重型战机,完全重新建设伊朗空军,歼10终究没能进入伊朗空军的序列。 但伊朗的选择从来不是“唯性能论”,而是紧扣自身需求的务实考量。伊朗国土面积达160万平方公里,边境线漫长且周边局势复杂,不仅要守护本土,在伊拉克、叙利亚等地区还有广泛军事存在。 这种需求下,战机的航程和载弹量成了硬指标。苏-35作为重型战机,能携带多达14枚导弹。更关键的是,伊朗需要具备对以色列实施远程打击的能力,苏-35的大航程恰好能满足这种战略威慑需求,这是主打空中格斗的中型战机。 更深层的原因藏在历史与地缘的羁绊里。伊朗与俄罗斯的军事联系早在苏联时期就已生根,两国同为里海国家,在地缘安全和政治诉求上高度契合。 多年来伊朗军队的装备体系里,俄制武器一直占据主导,从战机到防空系统,形成了成熟的维护、训练和保障链条。突然切换成不同体系的装备,意味着要推倒重来建设配套设施,对急需快速提升战力的伊朗而言,显然得不偿失。 这种“路径依赖”背后,是数十年积累的信任基础,绝非一款先进战机就能轻易打破。中东的军备格局也让伊朗的选择顺理成章。这片土地上的武器装备向来呈现“两极分化”,不是美械就是俄械,背后是美俄两国对中东战略价值的激烈争夺。 美国长期对伊朗实施制裁,伊朗自然不可能染指美制装备,而俄罗斯既是其政治盟友,又是能稳定供应先进武器的可靠伙伴。选择俄制装备,本质上是伊朗在复杂地缘博弈中,向俄罗斯递出的“战略投名状”,更是两国利益交换的明确信号。 这份利益交换的清单远比想象中丰厚。伊朗计划采购的不仅有苏-35战机,还有S-400防空导弹、雅克-130高教机和米-28战斗直升机,几乎涵盖了空军建设的全链条。 对俄罗斯而言,这是军工出口的大单,能为其低迷的国防工业注入强心剂;对伊朗来说,这是快速实现空军现代化的捷径,更是获得俄罗斯战略支持的筹码。在美西方持续施压的背景下,这样的“双向奔赴”对两国而言都是雪中送炭。 当然,伊朗也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防空导弹领域,除了将S-400作为长期目标,也在认真考虑红旗9系统。这种“多选项布局”透露出伊朗的精明——既依托俄罗斯的传统优势,又不放弃引入其他先进装备的可能。 有人惋惜歼10错失良机,但换个角度看,这恰恰体现了国际军购的复杂性。军购从来不是简单的“买东西”,而是掺杂着政治、地缘、体系兼容等多重考量的战略决策。 如今,米格-29MK2的到来已解伊朗的燃眉之急,苏-35的后续交付更将彻底重塑其空军实力。这场军备更新的背后,是一个地区大国在夹缝中寻求安全的努力,更是俄伊两国深化合作的缩影。 国际军贸市场的逻辑向来如此:没有最好的装备,只有最适合的选择,而伊朗显然找到了现阶段最符合自身利益的答案。

0 阅读:96

评论列表

三哥哥看世界

三哥哥看世界

1
2025-09-24 07:11

主要是不想卖给伊朗而已,成套配置傻子才不想要

不简单的幸福

不简单的幸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