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亲口对14亿印度人,挑明了印度真正的敌人是谁! 莫迪总理在9月21日的讲话中,把印度的“敌人”指向“对外国的依赖”,这听起来像是一句提振士气的口号,但这就是说明了印度脆弱的经济越来越明显。 印度尤其是对中国的依赖特别严重。像电子元器件、机械零件这些关键产品,印度自己生产不了,只能从中国买。就比如印度的智能手机产业,虽然产量很大,但九成的芯片都要进口,2024年全球半导体短缺的时候,印度电子制造业产值一个月就暴跌了三成多。 而且,印度每年花在外国航运公司上的钱,和整个国防预算差不多,这说明印度连基本的海上运输能力都依赖外国。 还有印度的制造业。莫迪政府一直喊着“印度制造”的口号,还推出了PLI计划,想把制造业在GDP的占比提高。但结果,2025年的数据显示,制造业占比不但没升,反而降了。很多参与PLI计划的企业根本没开始生产,就算生产了,政府的补贴也没到位。 就比如塔塔集团和以色列公司合作的半导体项目,本来计划2024年投产,结果推迟到了2025年下半年,而且生产的还是比较落后的28纳米芯片,和中国、美国的技术差距很大。 印度的国防工业也是个例子。虽然莫迪说要实现国防装备本土化,但实际上大部分装备还是要进口。就比如印度的“光辉”战机,发动机用的是美国的,航电系统是以色列的,钢材也要从国外买。海军的“维克兰特”号航母,雷达和舰载机都是进口的。 2024年,印度国防采购合同里只有一成多是真正自主研发的,剩下的都是组装或者升级外国设备。更讽刺的是,因为国内产能不足,印度有时候不得不紧急从美国、法国进口武器来补充损耗。 能源方面,印度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也很严重。虽然莫迪政府想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增加从俄罗斯的进口,但2025年的数据显示,印度八成的石油还是要进口。国际油价一波动,印度的经济就跟着受影响。而且,印度的炼油技术也不行,很多高端油品还是要从国外买。 人才短缺也是个大问题。印度虽然有很多工程师,但半导体行业需要的是有尖端技术的人才。2025年的报告显示,印度半导体行业至少需要3万名熟练的专业人员,但古吉拉特邦每年只能培养几百个相关工程师。没有人才,就算有设备也生产不出好产品。 莫迪的“自力更生”口号,其实也反映出印度在国际经济中的尴尬地位。美国对印度加关税,让印度的IT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受到了冲击。印度想在中美之间玩平衡,既买俄罗斯的石油,又和美国谈F-35战机采购,但两边都不讨好。 而且,印度的基础设施也跟不上,很多地方连稳定的水电供应都没有,更不用说发展高科技产业了。 总的来说,莫迪的话虽然有道理,但印度要真正摆脱对外国的依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制造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人才短缺、基础设施差,这些都是印度面临的实际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自力更生”可能只是一句空话。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莫迪亲口对14亿印度人,挑明了印度真正的敌人是谁! 莫迪总理在9月21日的讲话
鹏天云光
2025-09-23 13:45:36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