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徐志摩嫌弃张幼仪土气,但晚上却仍然跟她行“夫妻”之事,张幼仪晚年也曾回忆说:

斜烟白兔 2025-09-22 20:06:37

虽然徐志摩嫌弃张幼仪土气,但晚上却仍然跟她行“夫妻”之事,张幼仪晚年也曾回忆说:大婚当天,我们就圆房了,在英国时,虽然他白天不同我讲一句话,但晚上他仍然和我行夫妻之事……… 在民国那个乱哄哄的时代,一对包办婚姻的夫妻,丈夫是浪漫诗人,妻子是传统大家闺秀。丈夫公开嫌弃妻子没文化,却私下里还保持夫妻生活。 这段婚姻藏着多少无奈和现实?张幼仪晚年提起这些,语气平淡却透着心酸。他们的故事,从结婚到离婚,牵扯出多少家庭和社会的纠葛?往下看,你会发现,这不只是八卦,更是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缩影。 1900年,张幼仪出生在江苏宝山一个有钱的丝绸商人家庭。从小没裹脚,她跟着哥哥们在私塾念书,学些识字和古文。张家兄长在政商界混得开,家里重门第,父母兄长都宠她,养成她勤快聪明的脾气。 为和徐志摩八字配对,她妈把她生肖从鼠改成狗,这种迷信在当时挺常见。张幼仪小时候生活安稳,但十五岁就嫁人,命运从此转折。 徐志摩比她大三岁,他从小上新式学校,中学后去美国留学,又转英国剑桥,接触西方浪漫文学,对传统婚姻特别反感,自觉才华满满,觉得包办婚姻是牢笼。 1915年他们结婚,他十八,她十五,张家兄长看中他学问,觉得这亲事稳。徐志摩嘴上答应,心里瞧不上这个没现代味的女子。婚后他马上出门读书,先天津北洋大学,后北京大学,张幼仪在家侍候公婆,日子过得孤单。 1918年生张幼仪长子徐积锴,给徐家传宗接代,他寄贺信,没回来。张幼仪就这样守着空荡荡的家,适应传统媳妇角色。他们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带着不情愿,徐志摩追求自由,张幼仪则按规矩过日子。 1920年张幼仪去英国找徐志摩,那时他在剑桥过单身汉日子。她到伦敦后,他接她去小公寓住。白天他不跟她说话,去学校或见朋友,她忙家务、学英文,晚上他还是履行夫妻义务。 几个月后她怀孕,徐志摩要她打掉,说孩子碍事。她不肯,说风险大,有人死掉。他回:坐火车也死人,你不坐?徐志摩态度冷酷,那时他追林徽因,想离婚。 张幼仪求助哥哥,先巴黎后柏林,1922年生次子徐德生。孩子出生,他寄离婚协议,她签字。这段婚姻透着尴尬,徐志摩没感情,生理上却离不开,很多包办婚姻这样,表面冷淡,私下纠缠。张幼仪从传统女子,慢慢学独立。

0 阅读:1

猜你喜欢

斜烟白兔

斜烟白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