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6月27日深夜,一位身穿旗袍,光着脚的女子冲进新四军的驻地郭村,新四军

轩叔观察 2025-09-11 17:20:28

1940年6月27日深夜,一位身穿旗袍,光着脚的女子冲进新四军的驻地郭村,新四军司令叶飞吓了一跳![无辜笑] 女子叫李欣20岁,国民党鲁苏皖战区政训处中尉军官,同时也是潜伏多年的中共地下党员,她气喘吁吁地从盘起的发髻中取出一张折叠多次的纸条,上面用铅笔密密麻麻写着军事部署图。 当天下午3点她在国民党军营里注意到一个异常现象:各部队突然开始提前发放军饷,这在平时极少发生,她找借口到军需处打听消息,得知韩德勤部队的三个纵队正在集结,总兵力达2万人。 通过进一步了解她获得了完整的作战计划:国民党军队将在28日凌晨4点对郭村新四军驻地发动包围攻击,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同时推进,而此时郭村只有新四军第3支队6团约1200人驻守。 她意识到情况紧急,按照正常的联络程序,消息传递到郭村至少需要12小时,届时攻击早已开始,她决定亲自送信,这是唯一能在攻击前将情报送达的方法。 晚上8点她以身体不适为由早早回到宿舍,避开勤务兵的视线后换上便装,她选择了一条旗袍,因为这样即使遇到国民党巡逻队,也不会引起怀疑。 从她所在的军营到郭村直线距离约25公里,但主要道路都设有检查哨卡,她只能选择绕道而行,穿越苏北平原上星罗棋布的河道和农田。 夜里的苏北乡间道路泥泞难行,她脱掉高跟鞋赤脚前进,途中她遇到了三支国民党巡逻队,每次都躲在路边的芦苇丛中等待他们通过。 最困难的是穿越一条宽约30米的河流,水深及腰她不会游泳,只能扶着河边的芦苇一点点挪动,河水冰凉刺骨,她咬紧牙关花了近半小时才渡过。 凌晨12点40分她终于到达郭村新四军指挥部,叶飞接到情报后立即召集营以上干部开会,重新调整防御部署:将主要兵力布置在村东和村南,同时安排部分队伍从西面突围。 28日凌晨4点国民党军队按计划发起攻击,但发现新四军早有准备,原本预计的突袭战变成了阵地战,新四军凭借有利地形和充分准备,成功抵御了数倍于己的敌军进攻。 这场战斗持续了7天,新四军不仅守住了阵地,还在第6天夜间组织反击,击退了国民党军队的攻势,战斗结束后统计,新四军伤亡约200人,而国民党军队伤亡超过800人。 战后国民党方面很快发现了情报泄露,开始大规模搜捕内部的“共产党间谍”,她的身份暴露风险极大,组织安排她转移到苏中地区,化名郑少仪继续从事地下工作。 1949年后她的真实身份才得以公开,叶飞在回忆录中专门记述了这次事件,他写道:“如果没有这份及时的情报,郭村战斗的结果很可能完全不同。” 这个故事反映了抗战时期情报工作的关键作用,一份准确及时的情报往往能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甚至影响整个战局的走向。当时的情报传递主要依靠人工,速度慢且风险大。 网友们敬佩不已: “20岁就能在敌人内部周旋,这心理素质绝了!放现在就是顶尖特工苗子啊。” “光脚穿越河道和荆棘丛,这得有多强的意志力?现代人走两公里水泥路都嫌累。” “关键时刻敢果断换装单独行动,说明她早就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了,致敬!” “最佩服的是她的观察力,从发饷细节就能看出异常,这才是真正的职业素养。” 如果让你用现代科技手段传送这份情报,你觉得哪种方式能既安全又高效?  官方信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 — 《新四军·文献》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