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阅兵都结束了,外国政要们一个接一个离场,缅甸那个穿着军装的代总统却还

烟雨评社 2025-09-10 14:35:37

谁也没想到,阅兵都结束了,外国政要们一个接一个离场,缅甸那个穿着军装的代总统却还在中国转悠。 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的大规模阅兵仪式刚收官,来自多个国家的领导人都已陆续离开。而缅甸的代总统敏昂莱却坚持“最后一个走”,这可不是巧合,而是经过故意安排的。 敏昂莱此次来华,最初是应邀出席在天津举行的 2025 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海合作组织在地区安全、经济合作等多方面影响力日增,缅甸作为重要对话伙伴,积极参与其中,彰显其在区域事务中寻求合作发展的积极态度。 峰会期间,各国就地区稳定、反恐协作、经贸往来等关键议题深入探讨,敏昂莱的参与为缅甸争取到更广阔的合作空间,也为中缅在多边框架下深化合作创造了契机。 随后,敏昂莱又出席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活动。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缅甸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缅两国军民并肩作战,共同抗击侵略,用鲜血铸就了深厚的情谊。如今共同缅怀那段历史,不仅是对先辈们的敬重,更是对中缅传统友谊的铭记与传承,为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筑牢情感根基。 除了这些重要活动,敏昂莱在中国的行程安排满满当当。中缅两国有着深厚的 “胞波” 情谊,自建交 75 年来,始终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开展了广泛且深入的合作。 近年来,中国持续助力缅甸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成果斐然。例如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它不仅为缅甸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每年输送大量油气资源,促进能源产业发展,还为中国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成为两国互利共赢的典范项目。 在今年 3 月,缅甸曼德勒遭受强烈地震,中国迅速响应,最早派出救援力量并援助大量紧急人道主义物资。从专业救援队伍奔赴一线,到源源不断的食品、帐篷等物资抵达灾区,中国的援助行动温暖了缅甸民众的心,生动诠释了患难与共的 “胞波” 深情。 在经济合作领域,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坐缅甸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随着双方贸易往来愈发频繁,诸多合作项目落地生根。 两国于 2024 年签署了缅甸鲜食菠萝、大豆等输华植物检疫议定书,这一举措让更多优质缅甸农产品得以进入中国市场,丰富了中国消费者的餐桌,也为缅甸农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 在农业技术交流方面,中国的先进种植技术与经验不断传入缅甸,助力当地农业增产增收,推动缅甸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文化交流层面,同样精彩纷呈。缅甸中文学习者踊跃参与 “汉语桥”“国际中文日” 等赛事活动,掀起一波又一波 “中文热”,增进了两国青年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文化认同。 宗教交流也成为两国友好往来的重要纽带,缅甸在洛阳白马寺捐建缅式风格佛殿,中国国宝级文物佛牙舍利多次应邀赴缅供奉,加深了两国人民在精神信仰领域的交流与共鸣。 敏昂莱在中国的持续访问,意味着两国将围绕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地区安全等诸多关键议题展开更多深入探讨。中缅经济走廊建设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园区共建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在打击跨境犯罪方面,双方可能进一步加强协作,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保障两国人民的安居乐业。文化交流也将迈向新高度,更多的文化交流项目、人员互访活动将得以开展,让 “胞波” 情谊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敏昂莱通过其刻意延长的行程和大胆的请求,为缅甸的未来下了一场沉甸甸的战略之注,其对中缅关系乃至地区格局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0 阅读:0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