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7X年内升级解析:100kWh版换Thor-U芯片+900V高压,22.99万起的纯电SUV要打透“智驾+补能”痛点?】
刚扒到极氪7X的年内升级方案,看似只是“芯片+高压系统”的局部调整,实则是在22-27万中型纯电SUV市场精准切中用户两大核心焦虑——智驾算力不够用、补能效率跟不上,甚至连配置梯度都藏着对竞品的“针对性布局”,值得掰开了聊。
先看最核心的智驾升级:100kWh版本(长续航后驱/四驱智驾版)换用英伟达Thor-U芯片,算力直接从现款Orin-X的508TOPS拉到700TOPS。别觉得只是“数字涨了”,这套升级搭配全系标配的“千里浩瀚H7方案”和车顶激光雷达,实际体验会有质的变化——比如城市领航时处理“加塞+无保护左转”的复杂场景,算力提升能让决策更流畅,接管率降低(参考官方此前H7方案的30%接管率优化,Thor-U加持后可能更优)。对比特斯拉Model Y的基础AP(无激光雷达,依赖视觉),极氪这套在暴雨、逆光等低能见度场景下的安全性,明显更贴合国内路况。
再聊900V高压系统的价值:这不是“为了高压而高压”,而是直接关联补能和动力双体验。现款75kWh版本的800V系统已经能做到10.5分钟10%-80%充电,100kWh版升级900V后,即便电池容量更大,补能速度大概率会更快(推测8-9分钟就能完成同比例充电),解决“长途补能等太久”的痛点。更关键的是动力同步提升——后驱版电机功率从310kW涨到370kW,四驱版前电机从165kW提至215kW(后电机370kW),零百加速和高速再加速能力会更猛,对比问界M5 EV(后驱215kW),极氪7X的性能优势更明显,适合喜欢“轻快驾驶感”的用户。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配置策略聪明度”:极氪没有让所有版本都上900V,而是保留75kWh版的800V系统(算力508TOPS),继续守住22.99万的入门价。这种“梯度布局”刚好覆盖两类用户——预算有限但想要“800V+激光雷达智驾”的性价比党,和愿意多花2万(100kWh后驱24.99万起)追求“Thor-U+900V”顶配的性能党。再加上可选的智能拖车钩(能拖房车/摩托车)、橙色制动卡钳,直接戳中“户外露营+个性化”的细分需求,这是Model Y和乐道L60(20.69万起,无激光雷达)暂时没覆盖到的场景。
最后看竞品格局:极氪7X 7月卖了5705辆,这次升级后,面对Model Y(26.35万起,智驾需加钱)、问界M5 EV(22.98万起,智驾依赖华为ADS 2.0),它的优势更清晰——“更低起售价+更高标配智驾硬件+900V高压”的组合,相当于用“性价比价格”卖“准高端配置”。
你们觉得这次升级够不够劲?是选75kWh的“性价比之王”,还是冲100kWh的“智驾性能版”?
极氪7X年内升级 Thor-U芯片实测 900V高压纯电 中型纯电SUV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