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武:还原一个真实的胡适

佳先生文史 2025-09-04 07:08:20
黄克武,牛津大学东方系硕士,斯坦福大学历史系博士,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2007年,《南方人物周刊》对他进行了采访,关于胡适。特摘录分享。 人物周刊:1930年,胡适推荐给青年人的10本书里,有一本《论妥协》,他似乎对“妥协”这个概念情有独钟,他的一生是不是“妥协”的一生? 黄克武:胡适一生都在矛盾之中,他个性非常和缓,从来不主张激烈的变革,他主张渐进式地改革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他又非常激烈地尝试全盘推翻中国传统。他一生都在这样的拉扯中,渐进和激进。蒋介石在胡适去世时写了一副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蛮准确的。 人物周刊:在雷震案之前,胡适与蒋介石的关系是符合儒家传统的,这是他身上旧传统的一面吧? 黄克武:胡适一生担任过几个重要职务,都与蒋介石有关。最重要的是1938年后担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在风雨飘摇的时代,做了大量外交工作,也做了很多场演讲,让美国能了解当时中国的情况。回国后他担任北大校长。1946年在蒋介石邀请下,他几乎有点动心,要去参选中华民国总统,可由于国民党党内的反对,愿望没达成。胡适一直得到蒋介石的欣赏和重用,1958年他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这是一个地位非常高,带领台湾科学与人文发展的重要职位。就职的时候胡适做完演讲,蒋介石上台讲话,他说,胡适宣扬的五四精神,专门讲科学与民主,这两个当然很重要,可我觉得不够,还必须加上伦理,民主+科学+伦理,才能有一个平衡发展——这其实是蒋介石常挂在嘴边的名言。总统讲完本该结束了,没想到胡适又上台发言,把蒋介石的话痛批了一顿。他说,社会生活的发展需要民主,提高知识改善生活需要科学,至于伦理,是随时代而变动的,决不可能跟民主科学相提并论。他讲完后,就见蒋介石脸色大变,当时有几百名学者在场,这样的公开批评是很少见的,还好蒋当场没发脾气,可见他对胡适是相当敬重的,他在胡适墓园亲笔题的字是“智德兼容”。这两个人其实是彼此欣赏的。

0 阅读:12

猜你喜欢

佳先生文史

佳先生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