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0月,韩国总统朴正熙来到中央情报部视察,就餐之时,中央情报部长金载圭

千百年一叹 2025-09-02 05:58:31

1979年10月,韩国总统朴正熙来到中央情报部视察,就餐之时,中央情报部长金载圭突然放下碗筷,从腰间拔出手枪,“啪啪”几枪就将总统朴正熙当场打死。 朴正熙于1961年通过军事政变上台,取代民选政府,此后通过多次修宪延长统治期限。他建立中央情报部作为监控工具,压制反对声音,推动经济开发计划,使韩国从贫困国家转向工业化,但也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七十年代中期,全球石油危机波及韩国,失业人数激增至八十多万,通货膨胀率高达百分之三十以上,民众不满情绪高涨。朴正熙政府未有效应对经济下滑,反而加强镇压措施,解散议会,逮捕异议人士。这种高压政策加剧社会动荡,工人罢工和学生示威频发。 1971年大选中,反对党候选人金大中获得大量支持,朴正熙下令绑架金大中,试图除去威胁,美国情报机构介入才化解危机。 进入1979年,朴正熙取消受欢迎议员金泳三的职务,导致新民党多名议员辞职抗议。十月中旬,釜山和马山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者焚烧车辆,警方动用催泪弹,造成伤亡。朴正熙依赖警卫室长车智澈的强硬意见,忽略情报部长金载圭的温和建议,两人矛盾逐步升级。 金载圭作为朴正熙的同乡和战友,长期担任情报部长,深受重用。但在社会危机中,他多次劝朴正熙听取民意,采用柔和手段化解冲突,朴正熙产生疑虑,转而偏信车智澈。车智澈实际掌控大量权力,朴正熙指示他起草内阁改组计划,准备撤换金载圭、金桂元、郑升和等多名持不同意见的官员。 金载圭从金桂元处获知这一方案,意识到自身地位岌岌可危。他挪用情报部资金,拉拢军方高层和实权人物,争取事后支持。从美国方面的一些信号中,金载圭获得行动信心,决定除掉朴正熙和车智澈。 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携带车智澈和五名保镖前往宫井洞情报部大楼,与金载圭共进晚餐。金载圭提前安排副手招待郑升和,并告知金桂元计划,获得默许。晚宴中,金载圭两次离席检查周边,命令亲信监视保镖。朴正熙批评金载圭处理抗议不力,车智澈附和指责。 朴正熙当场毙命,事件震惊韩国政界。金载圭试图控制局面,但未能及时巩固权力。朴正熙遇刺后,韩国进入戒严状态,军方介入调查。金载圭的行动虽源于对独裁不满,但缺乏周密后续计划,导致支持者有限。美国虽有间接暗示,但未直接介入。事件暴露朴正熙统治的内部裂痕,长期高压政策酿成亲信反叛。 事件发生后,金载圭联络军方,但朴正熙亲信全斗焕迅速行动,利用调查名义逮捕金载圭。12月12日,全斗焕发动兵变,逮捕郑升和等将领,夺取军权,建立新政权。金载圭被指控叛乱罪,关押军事监狱接受审讯。 1980年1月,法庭快速宣判死刑。5月24日,金载圭在拘留所执行绞刑。全斗焕上台后,继续军事统治,韩国民主化进程延缓。这起刺杀虽结束朴正熙时代,但未立即带来变革,反而强化军方控制。金载圭的举动虽有改革意图,却因仓促导致失败,历史教训在于权力斗争的复杂性。韩国社会在此后数年持续动荡,直至八十年代末才逐步转向民主。 朴正熙统治十八年,推动韩国经济腾飞,但以牺牲民主为代价。他的遇刺反映独裁者面临的内部威胁,金载圭作为执行者,最终付出生命代价。事件影响深远,韩国历史由此分水岭,军政府延续高压,但民众抗争渐增。

0 阅读:121
千百年一叹

千百年一叹

历史长河中的悲欢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