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阻挠我国阅兵,给日军侵华洗白,日本外务省一出手就是560亿搞公关,却对那些抗战中的受害者置之不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八十周年的抗战胜利阅兵正一步步临近,就在这样的时刻,日本却在台下忙着另一场无声的较量,他们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在十年前就开始了布局。 从2015年起,日本外务省设立了一个名为“海外战略信息传播”的预算项目,把大量资金投入到国际舆论的操控当中,十年间,总额高达560亿日元,这个数字背后藏着一场针对历史记忆的攻防战。 这些资金名义上是为了增进世界对日本的了解,实际上核心目标就是在全球重塑二战形象,他们投钱给海外出版社修改历史教科书,把侵略描写成“进入”,把强征慰安妇改成“战时特殊伴侣”。 在欧洲的学术会议上,出现了有人宣称“南京大屠杀存在争议”的声音,这些人背后往往有日本政府的资助。 在社交平台上,一批批外国网红、博主被培养出来,反复输出日本是战争受害者的叙事,把自己包装成和平形象,把侵略事实尽力掩盖,这样做的结果,是试图让真正的受害者沉默,让世人产生错觉。 这笔560亿日元,与他们对战争受害者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当年被日军强征的慰安妇们等待了多年,却得到的赔偿金额连这笔公关预算的零头都不到。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名单一行行刻在纪念馆的墙上,731部队的人体实验记录依然保存在泛黄的档案中,那些在战场上被奴役的劳工,照片里面容消瘦、眼神空洞。 这些证据都无法被时间冲淡,任何想靠金钱粉饰历史的行为都像是在伤口上撒盐,公众自然会问,既然有这么多钱去美化自己,为什么没有钱去向受害者道歉和补偿。 今年的阅兵对于中国来说,不只是军事展示,更是一次让全世界记住历史的机会,日本明白这一点,所以在多国开展游说行动,要求政要不要出席北京的纪念活动。 通过驻外使领馆,他们传递一种说法,称中国的阅兵是在“反日”,是在刻意突出历史冲突。 这种说法试图模糊纪念的意义,把正当的缅怀变成带有偏见的活动,背后的目的很直接,就是防止国际社会听到另一种关于战争的声音。 国际社会对待历史的方式,给这种行为提供了鲜明的对照,德国总理曾在纪念碑前下跪,以真诚的忏悔赢得了尊重。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日本首相在靖国神社鞠躬,那里的神位供奉着甲级战犯,日本的年轻一代在被修改过的教材里长大,对祖辈的罪行缺乏了解。 这种对历史的隔绝,比单纯的无知更危险,因为它在集体记忆里抹去了应有的反思,历史是一块刻着事实的碑石,不会因为岁月和金钱而失去棱角。 尽管日本在背后活动,仍有多个国家的领导人确定将出席阅兵,这些国家中,很多在二战中遭受过日本的侵略,他们的到来不仅是对中国的支持,也是对历史真相的认可。 各国代表、历史受害国人士齐聚北京,向世界展示事实本身的力量,中国方面对日本的举动并没有回避,而是用公开的事实作为回应,纪念馆、档案、老兵的证言,这些才是真正有力的反击。 560亿日元能够买到广告版面,能够雇用代言人,却换不来真实和信任,日本花费巨资修饰历史形象,就像是在用金线缝制一件虚幻的外衣,看起来闪亮,却遮不住本质的丑陋。 阅兵不仅是为了纪念胜利,也是为了提醒人们,战争的伤痛不该被遗忘,篡改历史的人不该被放任,每一次队伍走过天安门广场,都是在告诉世界,历史的记忆会一直延续,事实不会因为刻意的包装而消失。 这样的日子,属于所有为抗战付出过生命的人,也属于那些不愿被欺骗的后来者,纪念不仅是形式,更是对真相的坚守。 日本试图用金钱替代道歉,用公关替代反省,这样的选择注定得不到尊重,面对被粉饰的历史,唯一有效的回应,就是让世界不断看到、不断记住那段真实的过去。
为了阻挠我国阅兵,给日军侵华洗白,日本外务省一出手就是560亿搞公关,却对那些抗
如梦菲记
2025-08-29 17:22:0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