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最后的呐喊:“毛泽东思想活着,中国就永远年轻!” 2009年的秋天,98岁

不服输的四秃 2025-08-27 03:00:01

钱学森最后的呐喊:“毛泽东思想活着,中国就永远年轻!” 2009年的秋天,98岁高龄的钱学森躺在病榻之上,生命的烛火已在风中摇曳,但他的精神世界依旧燃烧着炽热的火焰。在那间充满消毒水味的病房里,他的目光仍紧紧盯着手中的笔和面前的手稿,那是他最后的思想阵地,是他与这个世界、与他深爱的祖国和人民对话的方式。 钱学森,这位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的科学巨匠,一生都在为祖国的科技事业拼搏。从美国归来时,他冲破重重阻力,只为将自己的学识献给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他参与领导了中国的导弹、火箭和航天事业,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有了坚实的国防后盾。他的名字,早已铭刻在中国科技发展的丰碑之上。 此刻,他在修改最后的手稿,每一个字都像是在与岁月赛跑。护士看着他疲惫却专注的神情,忍不住想要帮他摘下眼镜,让他稍作休息。然而,当护士的手触碰到眼镜时,钱学森却像是被触动了最敏感的神经,他的手猛地收紧,紧紧攥住笔,仿佛那是他与信仰之间唯一的纽带。 他的眼神坚定而执着,在纸上艰难地画出颤抖却坚定的字迹:“毛泽东思想活着,中国就永远年轻!” 这不仅仅是几个字,这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对祖国未来的期许,是他对自己一生信仰的总结。 毛泽东思想,在钱学森心中,是指引中国前进的明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艰难创业,到后来在科技领域的奋起直追,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群众路线等理念,一直激励着他和无数科研工作者。在研制“两弹一星”的艰难岁月里,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国内的艰苦条件,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钱学森深知,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结晶,是让中国在困境中崛起、在曲折中发展的强大动力。只要这种思想的火种不灭,中国就有源源不断的活力,就能永远保持年轻的斗志,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断迈进。 这是他最后的呐喊,也是他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0 阅读:64

猜你喜欢

不服输的四秃

不服输的四秃

不服输的四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