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四川省内江市人民政府以“历史反革命”罪宣布判处抗日将领、起义将领、原国军少将刘展绪死刑并立即执行。 刘展绪到死也没想明白,他当初跟随上司也是中共安插在国军内部的红色特工郭汝瑰率部在宜宾和内江起义,为和平解放内江贡献,为何还会被处决。 1906年刘展绪出生于四川内江,早年学习成绩优异,考入黄埔军校六期,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又进入陆军大学深造,军事理论颇为深厚。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展绪晋升为第31集团军司令部上校参谋,抗战初期随部队参加过武汉会战、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战役。 凭借抗日战功,刘展绪很快晋升为31集团军司令部少将参谋长,抗战中后期又随部队参加了枣宜会战、豫南会战、豫湘桂会战等战役。 抗战胜利后,刘展绪被调任到重庆绥靖公署担任高级参谋,在解放战争时期,刘展绪其实比较厌倦内战,认为既然已经赶跑了日寇侵略者,国共双方还是应该坐下来和谈,没必要再继续内战,他属于是国军内部的反内战派将领。 1949年时,蒋介石的亲信原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郭汝瑰实际上是中共打入国军内部的红色特工,郭汝瑰在三大战役结束后,就想引咎辞职然后离开蒋介石奔赴延安并公开身份。 但是被党组织劝阻,党中央判定三大战役失败后,蒋介石必定要全力盘活西南局势,因此郭汝瑰奔赴延安没有太大意义,不如借着蒋介石的信任,争取到西南掌控兵权,然后在西南率部起义,这样意义更大。 于是在郭汝瑰的忽悠下,蒋介石还十分信任倚重他,并亲自任命他为第22集团军中将司令兼第72军长,让他率部驻防宜宾和内江等地。 郭汝瑰到任后,立即开始招兵买马,把自己的亲信都授予师长、团长安插进入72军内部,而刘展绪抗日战时期在当参谋长时,就与郭汝瑰有过交集,两人关系处的还很不错。 后来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刘展绪展现出了厌倦内战情绪,也都让郭汝瑰看在眼中,因此郭汝瑰认为刘展绪是信得过的可靠之人。 于是郭汝瑰到任后立即向蒋介石推荐让刘展绪担任72军副军长兼34师师长,在得到蒋介石批准后,郭汝瑰就立即向西南军政长官公署(重庆绥靖公署改编后的称呼)要走了当高参的刘展绪。 见到刘展绪后,郭汝瑰就直接向他表达了自己想率部起义的想法,刘展绪当即予以赞同,并帮助郭汝瑰逐渐剪除掉了蒋介石安插在72军内部的军统特务和顽固反动的军官。 于是在1949年12月9日时,郭汝瑰率领一部分72军官兵在宜宾通电全国起义,同时,刘展绪率另一部分72军官兵在驻防区内江通电全国起义,二人合力带领72军全军共1.3万余人起义,为和平解放宜宾、内江等地区做出了巨大贡献。 郭汝瑰起义后,党中央出于对他的保护,一直没有公布他的红色特工身份,而是按照起义投诚将领身份对待,这也使得郭汝瑰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都遭受了很多不公正待遇和折磨。 直到改革开放后国家才正式解密了郭汝瑰的红色特工身份,可以说蒋介石一直到死都不知道自己信任倚重的郭汝瑰居然是特工。也是直到身份被解密后,郭汝瑰才正式享受到副兵团司令级别的离休待遇。 相比于郭汝瑰,刘展绪就没这么好了,刘展绪起义后表示愿意退出军界留在老家内江,因此被安排在内江地方政府工作。 但是随着镇反运动爆发,刘展绪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他因为曾经的国军少将敏感身份,很快就被抓了起来,随即在1951年被处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开始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经郭汝瑰为刘展绪奔走呼吁,相关部门重启对刘展绪案调查,经调查核实,刘展绪早年没有与中共对抗过,更没有沾染血债,不存在“历史反革命”行为,属于是被错杀。 1984年时,相关部门正式为刘展绪平反,恢复其生前抗日将领、起义将领的名誉和荣誉,按照起义投诚人员待遇对待。
1951年,四川省内江市人民政府以“历史反革命”罪宣布判处抗日将领、起义将领、原
历史剖析堂
2025-08-25 17:00:26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