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3月份,湖南省蓝田县(现为娄底市代管县级市涟源市)以“反动破坏”罪判处抗日爱国名将、起义将领、原国军中将梁祗六死刑并立即执行。 随即梁祗六被武装押送到蓝田县三甲乡一处名为尖山岭的高地执行死刑,三甲乡是梁祗六的出生地,也是他在七年前即1944年率部与日寇血战的地方,在被带到一处他手下将士牺牲的地方,他对行刑人员说:“别走了,就在这里行刑吧,让我在这里继续陪着我的弟兄们。” 随着行刑人员扣动扳机,枪响之后,梁祗六倒地身亡,终年58岁,就这样一代抗日爱国名将死在了他曾经与日寇奋战过的地方,只不过他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枪下。 1893年梁祗六出生于湖南省蓝田县三甲乡十甲村,其家族为当地书香门第,其祖父为清朝咸丰年间举人,其父为清朝光绪年间贡生。 受家庭氛围影响,梁祗六自幼就喜好读书,先从父、祖学习传统儒家经学,辛亥革命后,他又顺应潮流进入西式新学校学习。 1916年梁祗六从长沙市长郡联立学校毕业后,他当时深感国贫民弱,他就决心弃文从武报效国家,于是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1920年梁祗六以全班学、术双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保定陆军学校毕业,此后进入湘军服役,梁祗六文武双全,不仅头脑聪明,还骁勇善战,仅用了4年时间就从少尉排长晋升为上校团长。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此时梁祗六已经晋升为国军89军198师少将参谋长,此后梁祗六率部开始参与抗日战争。 1939年时,梁祗六以师参谋长身份又兼任198师所部571旅旅长,率部驻防在湖北黄陂及石首等地,当时安化、新化、邵阳、湘乡等县800余人去湖北挑运棉花,在途中被日军包围,梁祗六听说后亲率517旅前往解救民众,最终击溃日军,将这800余民众平安转移到安全地带。 梁祗六也是国军内部的亲共将领,他在抗日战争期间向来很佩服中共领导的八路军英勇与日寇血战,所以他在抗日期间从来不执行蒋介石暗中推行的与中共制造摩擦命令,并且他听闻中共党员有难还总会积极营救。 1940年3月,梁祗六调任第73军第15师副师长,率部驻防常德,这期间他听闻蓝田籍同族的中共党员梁宜苏、梁介福、梁辅光、梁杜四人被安化县政府逮捕入狱,梁祗六当即找到安化县长周仲衡交涉,在他担保下安化县才最终释放了梁氏四人。 1942年梁祗六升任第15师师长,次年即1943年年底常德会战爆发,梁祗六率部参加了常德会战,在常德会战中梁祗六身先士卒,作战极为骁勇,在石门被日军围困时,他更是赤膊持枪上阵与日寇血战,险些在战场上被击杀。 1944年梁祗六奉命率部移驻自己的老家蓝田县,当时日军入侵,梁祗六亲率部队扼守尖山岭,在尖山岭与日寇激战数日,最终击退日寇,他当时绝没有想到尖山岭会成为他日后丧身之地。 1945年4月份时,日寇为了争夺芷江空军基地,集结了5个师团和3个独立旅团共8万余兵力发起了湘西会战。 湘西会战也是中国抗日战争中最后一次大规模会战,在这次湘西会战中,梁祗六奉命率部驰援新化洋溪,在这里他率领15师将士与3000余名日寇血战43天,最终击溃日寇,击毙日军2500余人,日军只有500余人突围逃跑。 抗日战争胜利后,梁祗六凭借抗日战功晋升为中将,担任长沙绥靖公署中将高级参议,此后梁祗六并不积极参与内战,并于1949年时以生病为借口退役寓居于老家蓝田县。 1949年8月4日,国军第1兵团司令陈明仁和湖南省政府主席、长沙绥靖公署主任程潜通电全国率部起义。 梁祗六得知老上司程潜起义后,当即与程潜取得联系,决定追随程潜起义,以国军中将高参身份在起义书上签字并确认起义。梁祗六起义后并没有从政或从军,而是继续选择在老家蓝田县养老闲居。 由于建国初期国内外反动势力猖獗,局势复杂多变,因此党和国家在1950年开启镇反运动,旨在稳定局势,消灭这些潜在的反动势力。 但由于当时地方上执法人员思想觉悟并不高等各种复杂因素交织,再加上当时地方政府都是有指标要处理多少人,而很多小地方并没有那么多反革命人员,因此一些原国军起义将领就遭殃了,很多地方政府无视党中央优待起义将领的政策,错误的对待一些起义将领,导致这些人被错杀或被关押起来。 梁祗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之前国军中将的敏感身份,被当地政府错误抓捕并被处决。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开始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1985年12月底,经娄底地区中院复核审查,认定梁祗六属于被错杀,宣布撤销1951年原判决,恢复梁祗六抗日爱国名将、起义将领的名誉和荣誉,并按起义投诚人员待遇对待。 2005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梁祗六遗属颁发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2015年时,又颁发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这也算是告慰了梁祗六在天之灵,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贡献。
1951年3月份,湖南省蓝田县(现为娄底市代管县级市涟源市)以“反动破坏”罪判处
历史剖析堂
2025-08-23 04:25: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