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许世友听说部队有一位出身武当的女侠,就要上前切磋一番,看看到底是武当

岁月解读师 2025-08-21 10:31:12

1933年,许世友听说部队有一位出身武当的女侠,就要上前切磋一番,看看到底是武当的功夫更厉害,还是少林的功夫更精深。 何子友进入红军部队的那一天,队伍里立刻传开了消息,她的身手在短时间里被所有人知晓,她能徒手制服敌人,能在正面交锋时让对方毫无还手之力。 很快,这个名字传到许世友耳中,他听后立刻紧绷起来,因为在队伍里还从未有人敢说武当弟子能与少林相抗衡。 许世友出身少林寺,自幼练武,功夫扎实,他能以铁砂掌击碎石块,也能以硬桥硬马的拳脚迅速制服对手,他的功夫之所以精湛,是因为在少林的那些年,他几乎没有片刻松懈。 每日晨昏打桩,拳脚不断,棍法不离手,少年时他就能击败同辈高手,离寺之后又在战斗中不断实战,这让他的功夫带上了杀伐的气息。 少林的刚猛给了他正面硬拼的优势,而战火中的磨砺又让他在力量之外学会迅速取胜,武当与少林的争论自古存在,许世友在少林时就耳闻武当以柔克刚的说法,但他始终未曾亲见。 他一直认为真正能在战场上立足的,必然是少林的强悍功夫,当他听说何子友在一次战斗中以几招掌法击溃敌首领时,他再也无法坐视。他当即在队伍中提出,要与这位武当女侠切磋。 比武的场面立刻吸引了全队的关注,战士们围成一圈,看着两人进入场地,许世友先发制人,拳脚沉重,力道猛烈,他的招式直来直往,毫不保留,力求一击得手。 何子友则步法灵动,掌法紧密,她并不硬接,而是不断化解,借力反击,几十个回合下来,场面仍旧僵持。 最终在一次险中求胜的回合中,何子友掌力逼近,许世友收拳止步,比武到此为止,没有谁真正击败对方,但双方都承认了对方的本领。 比武之后,许世友心中的疑问得到解答,他开始明白武当并非柔弱无力,而是有着独到的制胜方式,从那以后,他在训练部队时不仅强调力量,也注重身法的灵活。 战士们在两人的带动下掀起了习武的热潮,近身格斗逐渐成为许多部队的必修,比武结束并不意味着较量的终止。 一次庆功时,部队准备了酒水,许世友再度提出要比拼,这一次他想与何子友拼酒量,以往在部队里,从未有人能在酒桌上压过他,他以能喝著称,这也让他充满自信。 何子友没有推辞,很快坐在了桌边,酒碗接连上桌,战士们在一旁数着,两人不断举碗,结果出乎意料,许世友先行停下,而何子友仍旧神色如常。 何子友的酒量并非偶然,她在投身革命之前,常年在山中修炼,体质坚韧,后又在部队中多次经历艰苦行军,习惯以粗粝的食物和烈酒充饥,她的胃口和酒量在长期磨砺下远超常人。 与许世友的比酒,只不过是她平日积累的自然展现,随着时间推移,何子友的名声越来越大,她不仅在训练女兵方面成绩突出,还在多次作战中立下功劳。 就在这个过程中,她与红一方面军的周子昆相识,周子昆是一位出色的指挥员,战斗中善于灵活调度,敢于深入前线。 他能在敌军防线中找到破绽,常常带兵奇袭制胜,两人因为共同的战斗和长期的协作逐渐产生了深厚感情。 他们的结合并没有隆重的仪式,只有简单的祝贺,但在队伍中,这是令人钦佩的一段佳话,周子昆以冷静果断著称,何子友以勇毅坚韧闻名。 两人的配合在后来的战斗中多次体现出来,他们能在紧急关头相互支援,也能在困境中互为依靠,战争并没有给他们留下太多安宁的时光。 周子昆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何子友从此独自承担起家庭和革命的双重责任,她没有再婚,把全部精力放在培养子女上。 她的女儿后来成为新中国第一批海军女军官,这是何子友多年坚持的成果,许世友在后来多次提起与何子友的交往,他认为那场比武和比酒给了他深刻的印象。 在他看来,何子友不仅是能与自己一较高下的对手,更是革命道路上值得敬佩的同志,这段往事在部队中流传甚广。 战士们提起这两人,总会谈起他们的切磋和酒量比拼,也会说起他们在战场上的勇猛与果断,对后来的许多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比武和比酒的故事,而是革命年代中两位英雄在磨砺中留下的印记。 他们各自的人生轨迹不同,却都把一切献给了国家,比武和比酒只是他们人生中的片段,却也成为了最生动的传说。 粉丝宝宝们在阅读时,可以点一下“关注”,并留下大家的看法! (主要信源:她敢与许世友比武,是身怀武当“神化五毒雷电殛手”等绝技的女红军……2020-08-28文汇网)

0 阅读:5
岁月解读师

岁月解读师

解读岁月,重现历史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