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亲妈吗?”江苏,一女子突然在客厅里晕倒在地,不料,妈妈坐在沙发上看到后却无动于衷,甚至还悠闲地给自己倒水喝,然而又去了卧室休息,女子好久才醒过来,事后妈妈说以为她累了,所以才没管,有人怒斥这是后妈,女子急忙澄清,这是亲妈,可能老人没有安全意识,然而网友却表示:亲妈与亲妈是不一样的!
“我妈要是看我躺地上,她得把整栋楼邻居都喊来救命。”
“有些亲妈的爱像过期药,吃不死人,但真不顶用。”
根据前方+ 8月9日的报道,监控画面里,女子毫无征兆地重重摔在客厅地上,挣扎着想撑起身体却徒劳,仅两米开外,沙发上的母亲端着水杯,眼皮都没抬。老人慢悠悠喝完水,起身径直走向卧室,任由女儿在冰凉的地板上无声挣扎,漫长的寂静后,女子才艰难地自己爬了起来。
事后母亲那句“以为她累了在休息”的解释,像钝刀子割在许多人心上。女子强撑澄清:是亲妈,老人可能压根没往坏处想。可这澄清透着无奈,更显出某种代际间的理解鸿沟。
年轻人眼中的危险信号,在母亲迟钝的感知里,不过是日常疲惫的休憩。评论区炸开了锅,激烈争论撕裂了表面的平静。
一方怒不可遏:“这都能不管?我邻居家狗叫一声我妈都要出去看看是不是我出事了!”
有人刻薄嘲讽:“亲妈?后妈都干不出这事!”
另一面也有人试图理解:“老一辈心大,可能真没意识到严重性,我奶奶看我弟发烧还说小孩火气旺呢。”
更有人冷静点出:“不是所有父母都天生会疼人,时代和环境不同,有的老人自己就没被好好疼过,哪懂怎么疼孩子?”
那杯水被老人喝得平静,却浇不醒她沉睡的警觉神经,女儿昏厥时的肢体扭曲、急促呼吸,这些在常人眼中如警报般的信号,未能穿透母亲意识里那层厚重的屏障。她并非恶意,只是迟钝得令人心寒。
这杯凉水,成了两代人之间那道无形隔膜最刺眼的注脚。
女子后来独自撑起身子,地板上的凉气钻进骨头缝。她后怕的是,如果当时是突发心梗或脑溢血呢?那几分钟的无人理睬,足以在生死线上画下休止符。
我们总在焦虑父母忘了吃药,忧心孩子摔跤碰伤,却唯独忘了自己也是血肉之躯,会在某个毫无防备的瞬间轰然倒下。
这一摔,摔出了多少“夹心层”的隐痛:我们习惯做那个时时照看的人,却不敢承认自己同样需要被看见、被扶一把。
当父母的老花眼越来越看不清世界,甚至看不清近在咫尺儿女的安危时,抱怨无济于事。血脉相连的亲人,需要更智慧的方式去连接。
父母总记得我们蹒跚学步的模样,却常常忘了,长大的我们也会跌倒,也会疼。
爱的本能也许相同,但表达的方式和速度,有时存在着致命时差。那杯在女儿倒地的时刻被缓缓饮尽的水,是否也映照着你曾经历或担忧的某种无声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