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徐悲鸿爱上年轻的女学生孙多慈,妻子蒋碧薇知道后大发雷霆,孙多慈做了一件小事,让蒋徐的婚姻直接走到尽头。
1919年,徐悲鸿冲破传统,成功娶到了令他倾心的女子蒋碧薇,婚后两人同赴法国,徐潜心学画,蒋佳人相伴。
随着徐悲鸿学有所成,蒋碧薇越来越跟不上丈夫的脚步,只因她骨子里不爱艺术、不好学,两人的话题变得越来越少,相爱的两个人,最后变得相顾无言。
直到1930年,一个叫孙多慈的年轻女孩闯入徐悲鸿的生命。孙多慈经常上徐悲鸿的课,她对徐悲鸿的才华倾慕不已。
徐悲鸿发现了这个天赋极佳的女学生,亲自为她授私课,看到孙多慈进步飞快,徐悲鸿欣慰极了,亲自为她画了一副肖像。
那时,如果不是孙多慈的家庭遭遇变故,他们两人可能谁也不敢向前一步。
孙多慈家庭落败,上课心不在焉,经常默默垂泪,徐悲鸿安慰她,想办法帮她解决生活困难。慢慢地,两人交往越来越密切,他们陷入了热恋。
热恋中的男子,很容易将喜悦和欢喜不自觉带回家中,妻子蒋碧薇发现了异样。那天,蒋碧薇看到徐悲鸿戒指上镶的字从“碧薇”变成“慈悲”,她这才断定,徐悲鸿在外面有人了。
蒋碧薇开始猛吵,严厉禁止徐悲鸿和孙多慈来往,可是越阻止,他们爱得越汹涌,忍不住鸿雁传书、互诉思念。
1932年,徐悲鸿乔迁新居,孙多慈托人送来了100株枫树苗,说是点缀徐悲鸿的庭院。
徐悲鸿与她约定:枫苗成树之时,就是你我相合之日。
蒋碧薇知道后,一怒之下将100株枫树苗全部折断了,折断还不解气,又将它们一把火全烧了。
这下彻底惹恼了徐悲鸿,徐悲鸿把这间庭院命名为“无枫堂”,并刻了一个印章赠予孙多慈,安慰孙多慈,并告诉她自己有多在乎这个约定。
自那之后,蒋碧薇和徐悲鸿两人形同陌路,10余年婚姻彻底划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