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日本大佐饭野贤十杀害8名我方士兵后,枪口又瞄准了第9个人,只听“砰”的一声,中弹的却是饭野贤十自己......
同年3月22日,南昌外围,一声突如其来的枪响打破了战场上的短暂宁静,倒下的不是中国士兵,而是侵华日军第101师团步兵第103联队的联队长——饭野贤十。
这位曾以凶狠与残暴闻名的日本大佐,鲜血迅速染红了胸前的军服,谁也没料到,那个在他眼中早已“死去”的中国士兵,竟在生命的尽头,扣下了这致命的一枪。
伏在焦土中的强三娃,以自己残破不堪的身躯,完成了一个注定要被铭记的结局,但这一枪,来得并不突然,它背后,有太多无法回避的前因。
早在南昌会战爆发前,饭野贤十的恶行已在多个战场上广为人知,上海、九江、德安……他所率部队每到一地,杀戮便紧随而至。
烧毁村庄、屠杀俘虏、残害平民,几乎成为他的“战术惯例”,尤其是在攻占星子时,为了震慑当地百姓,他亲自下令将数十名被俘中国士兵公开枪决,甚至命人强迫村民观看。
他在部下眼中不仅是指挥官,更是“享受杀戮”的冷血执行者,然而,战争不是无代价的屠杀,天道轮回总有报应降临。
几天前,强三娃在连日恶战之中,同战友们死守阵地、以血肉之躯抵挡机械化日军的步步紧逼,强三娃身负重伤,腹部深可见骨,本应早已战死,然而,战争没有立刻夺走他的性命,它留给了他最后的使命——见证同胞惨死,并用尽最后一口气为他们讨回公道。
焦黑的废墟前线,当日军将8名被俘中国士兵推到开阔地带时,饭野贤十再次上演他的“射击秀”,他的神态,冷漠、得意,仿佛又是一场胜利后的“娱乐节目”。
中国士兵一个接一个倒下,他毫无怜悯,只感到快意,围观的日军士兵哄笑着,却没人发现,在不远处那具看似无声的“尸体”——强三娃,正悄然醒来。
他听见枪声,模糊中辨出了熟悉的同胞呼吸被枪火剥夺,他看见了饭野手中那闪着寒光的手枪,再次对准尚存一息的同胞,虽然自己的伤口在流血,但他的心却在沸腾。
于是他挣扎着,缓缓支起身体,颤抖地拾起那支半埋在泥土里的汉阳造步枪,那一刻,他已无惧死亡,子弹上膛,枪口抬起,他的目光清明如初,就在饭野再次举枪、意图结束“游戏”的刹那,一道火光划破硝烟,一颗子弹准确命中饭野胸膛。
一直嚣张跋扈的指挥官,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便仰面倒地,永远闭上了眼睛,日军顿时陷入混乱,四下寻找袭击者,他们不敢相信,这竟然是那具“尸体”完成的反击。
此后,强三娃的遗体遭受报复性破坏,但他已无痛无悔,那一枪,击穿了敌人的心脏,也击碎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而饭野贤十的死亡,却在日军战史中被轻描淡写,草草记录,他被追授陆军少将,却没人敢大肆宣传他的阵亡详情。
因为他们明白——这是一场羞辱的死亡,是一个弱者在绝境中给予的终极反击,强者在武器与数量上占优,却在精神与信念面前轰然坍塌。
多年后,一本名为《陆海军将官人事总览》的日军史料中,悄然记下了这段历史,隐藏已久的真相终于被揭开。
人们这才知晓,一个被视为“草芥”的下士,在最黑暗的时刻,用最坚决的行动,击倒了一个掌握无数人命运的魔鬼,这不是偶然,这是历史的回音,是因果的昭示。
回望那段历史,强三娃把恶贯满盈的人送上路,祭奠了我方战士,他终将自取灭亡,那些曾经以鲜血为乐的刽子手,终将被历史的枪口审判。
强三娃不曾留下遗言,但他最后那一枪,却比千言万语更有分量——这一枪,不只射向饭野贤十,更射向了侵略者的狂妄、射向了历史的深渊,而我们,唯有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