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逃去台湾前,蒋介石想拉上海军上将陈绍宽,觉得这样有利于己,就叫宋美龄

万物知识局 2025-08-09 10:19:28

1949年,逃去台湾前,蒋介石想拉上海军上将陈绍宽,觉得这样有利于己,就叫宋美龄去劝。陈绍宽却拒绝:“要是非逼我去,我就从飞机上跳下去!”

当时,陈绍宽正在福州胪雷村的老家里,专心补渔网。

他是中国近代海军史上唯一的海军上将,那会儿已经是两鬓斑白的花甲老人了。院外传来汽车引擎声,他才知道是宋美龄来了。

陈绍宽放下补网的梭子,理了理那件洗得发白的灰布长衫。1946 年被蒋介石撤职后,他过着粗茶淡饭的日子,早就习惯了。

卫兵来报 “蒋夫人到” 时,他正给孙子讲江阴海战:“那时候,我把‘平海’舰稳稳锚在江中心,日本鬼子的飞机炸了三天三夜……”

宋美龄走进院子,随从刚要开口,陈绍宽便指着廊柱上的对联:“蒋夫人,您看看这个。” 那是他被撤职那天亲手写的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厚甫,委座让我替他道个歉。” 宋美龄说着拿出一张支票,“台湾海峡正需要您这样的海军人才。” 陈绍宽扫过支票上的五个零,笑了:“1934 年我捐给胪雷小学的银元,比这多三倍呢!”

他更在意的是未竟的海军事业,转身从木箱里取出泛黄文件:“这是我草拟的航母建造计划,委员长当年说‘等打完内战再说’。”

1932 年,陈绍宽当上海军部长时,中国海军总吨位加起来不到 3 万吨,还比不上日本一艘战列舰。

他在南京挹江门的办公室里,挂着自己画的《中国海防图》。从渤海到南沙群岛,上面标满了密密麻麻的防御工事。

他常跟手下说:“得让中国军舰的影子,遍布每一寸海疆!”

可蒋介石心里,永远是陆军最要紧。1935 年军费会议上,陈绍宽听说海军经费只占总预算的 1.3%,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委员长,海军经费这么少?您难道忘了甲午年的耻辱吗?”

蒋介石沉着脸回他:“绍宽啊,等剿完共军,我给你造十艘航母。”

陈绍宽心里清楚,这就是句空话。会后,他在日记里悲愤地写:“国家要亡,不是打仗的错,是朝廷的错。”

1937 年 8 月 16 日,江阴江面上炮声震天。陈绍宽站在 “宁海” 舰的指挥台上,看着日军的飞机编队飞过来。

他心里明白,这场仗中国海军肯定打不赢。中国海军所有主力舰加起来,吨位还赶不上日本的 “出云” 号巡洋舰。

但他更清楚,必须为南京西迁争取时间。“把‘平海’舰横在航道上!” 他下令把老旧的 “通济” 舰凿沉,组成第二道防线。

“宁海” 舰被三枚炸弹击中,着起大火。他不肯撤离,喊道:“我活着是海军人,死了也要做海疆的鬼!”

这场海战打了三个月,最后中国海军全打光了,却成功拖住了日军沿长江进攻的脚步。

1945 年 10 月,蒋介石发电报让陈绍宽封锁渤海。那时候,陈绍宽正在上海接收日军的军舰。

他刚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当上了海军总司令。看着黄埔江上崭新的驱逐舰,陈绍宽却高兴不起来。

突然对副官说:“把炮口都卸下来。”

“师长,共军的船队正在渡海!” 情报官急匆匆来报告。陈绍宽握紧拳头,盯着作战地图上闪烁的红点。

抓起电话:“给我接重庆。” 听筒里传来蒋介石的咆哮声,他却很平静地说:“委座,军舰的锅炉坏了,得请美国专家来修。”

陈诚带着一个营的卫兵闯进海军司令部那天,陈绍宽正在医务室看望受伤的水兵。

“陈部长,我奉命来接管海军。” 陈诚说着。

陈绍宽解下上将军衔,放在办公桌上:“这里有三箱文件,都是关于海军建设的,你拿去吧。”

他转身对卫兵们说:“弟兄们,以后听陈长官的命令。”

回到胪雷村后,陈绍宽在祖祠旁边盖了间茅屋,每天早上都沿着闽江散步。

1948 年除夕,原海军部副官朱天森带着蒋介石的亲笔信来拜访:“绍宽兄,党国到了危急关头,希望你能出来帮忙。”

陈绍宽听完,直接把信扔进了火盆。火苗舔着 “中正” 的签名,照出他眼里的泪光。 最后的抉择

宋美龄离开胪雷村的时候,陈绍宽正在祠堂里给祖先上香。

他看着汽车开走,对孙子说:“去,把那箱书搬出来。”

木箱打开,孙子叫了起来:“爷爷,这里面全是海军图纸!”

陈绍宽摸着泛黄的设计图说:“这些,以后都要交给人民政府。”

1950 年,张鼎丞第三次上门,邀请陈绍宽当福建省副省长。当时,陈绍宽正在闽江口指挥排雷。

他拍了拍身上的土,笑着说:“我一个旧军人,能为新中国做点实事,就够了。”

之后十年,陈绍宽跑遍了福建 90% 的县市。古田溪水电站的工地上、三明钢铁厂的高炉旁,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1969 年 7 月 30 日,陈绍宽在福州去世。临终前,他让秘书潘守正代写遗嘱:“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看到中国航母在南海航行。”

他的遗物里,有四箱海军书籍、没完成的航母设计图,还有一张泛黄的照片。

那是1945年9月,他在东京湾 “密苏里” 号战列舰上,亲眼看着日本投降的场景。

陈绍宽将军一辈子都献给了中国的海军事业,他的故事,会一直被人记着。

0 阅读:67

猜你喜欢

万物知识局

万物知识局

每天一个小科普,了解更多新知识 归之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