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外长放话:乌克兰愿结束战争,但美国必须对中国实施严厉制裁!根据乌克兰媒体报道,乌外长呼吁特朗普要在九天内对俄罗斯及其贸易国家实施严厉的制裁! 可谁都没有料到,俄罗斯没垮,乌克兰自己的金融市场就先一步撑不住了。他们国家的货币格里夫纳,兑换美元的价格在一个星期之内就直直地掉下去了将近两成,这个数字直接打破了乌克兰独立以来的最低记录。 货币贬值带来的恐慌情绪,就像病毒一样迅速扩散开来,乌克兰国家银行里用来稳定局面的外汇储备,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减少,整个乌克兰的金融体系都走到了悬崖边上。 2025年7月,乌克兰方面在没什么确凿证据的情况下,突然宣布要制裁五家中国公司,给出的理由是说这些公司给俄罗斯的无人机提供了零件。 这个举动,立刻就引来了中方一套迅速而精准的组合拳,就在乌克兰的制裁令发出后不到三天,中国的反制措施就全面铺开了。先是暂停了乌克兰所有农产品的进口,直接砍掉了乌克兰农业的顶梁柱,导致他们的粮食出口量一下子暴跌超过一半。 紧接着,所有中国产的工程机械设备,全部停止了零件供应和维修,让乌克兰价值上亿的机器面临着变成废铁的风险。最后,就是那笔冻结的基建贷款,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外部巨大的压力,很快就转化成了乌克兰内部压不住的麻烦。本来就焦头烂额的泽连斯基政府,似乎想通过集中权力来稳住局势,于是提出要修改法律,削弱国家反腐败局和特别反腐败检察院的独立性。 这个举动一下子就捅了马蜂窝,直接引爆了自战争开始以来最大规模的民众抗议,人们走上街头,抗议政府对法治的破坏。 国内乱成一锅粥的同时,乌克兰在国际上也受到了打击,一直力挺乌克兰的欧盟,这次也看不下去了,直接冻结了一笔十七亿美元的援助款,并且非常严肃地警告基辅,反腐机构的独立性是加入欧盟的底线,不能触碰,这让乌克兰在盟友圈里也变得相当被动。 回过头来看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乌克兰的这一系列操作,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战略误判。它错误地估计了单方面制裁一个全球性大国所要付出的代价。 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把这个代价算得清清楚楚:如果中国的企业在战后不参与乌克兰的重建,那么整个重建的费用至少要增加百分之四十,完工的时间更是要拖后五年以上。 事实已经很清楚,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乌克兰这种,尤其是在自身力量还很脆弱的情况下,采取这种意气用事的对抗手段,最终伤的只能是自己,而不是中美俄。
普京一旦离世或者下台,乌克兰可能就真的危险了。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说过,当初“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