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日记——不违如愚说颜回 有件事在我心里盘桓了太久,像一粒沙沉在深水,今天终于想掏出来,在灯下好好看看它。 说的便是颜回。 最初看他,只觉得这孩子安静得过分。我絮絮叨叨讲了一整天,从天地大道讲到人伦日用,他呢?只是垂首听着,一句驳难也无,一丝疑问也无。连子路那莽撞小子都常梗着脖子与我争辩,颜回却像块温润的石头,水泼不进。我心头掠过一丝隐秘的失望——莫不是个榆木疙瘩?学问如逆水行舟,不激荡,如何活泛?这温吞模样,怕真是有些愚钝了。 直到那个黄昏。讲学已散,暮色沉沉地裹着庭院。我信步走过回廊,不经意瞥见颜回那间陋室的窗棂。一点豆大的灯火摇曳着,映出他端坐的侧影。他并未展卷苦读,只是闭目静坐,神色澄澈如古井无波。更令我心头一震的,是次日清晨几个弟子围坐论道,有人复述我昨日所言,却支离破碎,意蕴全失。这时,颜回开口了。他声音不高,却字字如珠落玉盘,将我散碎的道理织补得天衣无缝,更在细微处点化出连我都未曾言明的深意!那瞬间,我如遭雷击——原来我那“终日不违”的沉默弟子,竟是把每一个字都默默沉入心海,反复咀嚼,直至化为骨血。哪里是愚?分明是心镜澄明,早已将万物流转映照得纤毫毕现。 这份沉静,反衬得学堂里那些终日争论不休、急于标榜见解的喧哗格外刺目。我见过太多人,耳朵听着圣贤书,心却像扑火的飞蛾,只焦灼地盘算着如何用漂亮的言辞照亮自己。他们急于“发”声,唯恐被淹没,却不知心浮气躁之际,那点学问早已如指间流沙,漏得干干净净。颜回的不违,不是怯懦,是定力。他像深潭,吞纳千溪而不溢;他如明镜,万象森罗而本体湛然。这“默”的功夫,是比任何机锋辩才都更接近道心的修行——心体不动,万缘自落其中,不迎不拒,自然朗照无遗。 这让我想起儿时家中的一方古铜镜。它从不主动去抓取什么光影,只是沉默地悬在那里。可当阳光移过窗棂,飞鸟掠过檐角,甚至你眉间的一丝忧喜,它都毫无遗漏地、清晰无比地映现出来,不增不减。颜回的心,正是这样一面镜子。学问的洪流涌来,他不急于截断,更不慌忙去搅动波澜,只是安然承载。待风平浪息,那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其真意反而沉淀得晶莹剔透,映照万物本源。 每思及此,我总在更深人静时惊醒,仿佛又见陋室窗内那豆灯火。我们总在疲于奔命地追逐、攫取、表达,生怕落于人后,心湖被搅得浊浪滔天,如何映得出星月真容?颜回指给我们另一条路:退一步,默然涵养,让心复归于寂然澄澈的明镜。当纷纭世相掠过镜面,不须刻意捕捉,其本真已了然于心。这默照的功夫,或许才是那扇通向真正清明与智慧的窄门。纵使门外喧嚣鼎沸,守住这方心镜,便守住了映照天地的可能——这,就是颜回那盏孤灯,穿越千年暗夜,依旧映照在我心头的微光。王阳明格物致知,你能达到吗? 论语的智慧 孔子的为人处世 论语批注 现在大家怎么读《论语》这本书?
孔夫子日记——不违如愚说颜回 有件事在我心里盘桓了太久,像一粒沙沉在深水,今天
上善若茶说
2025-08-03 09:14: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