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2月4日,溥仪特赦后,以“私产”为由向故宫索要清朝皇帝牌位和画像,却

含芙看历史 2025-07-29 19:43:47

1959年12月4日,溥仪特赦后,以“私产”为由向故宫索要清朝皇帝牌位和画像,却被故宫一句话怼得哑口无言,满脸通红。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生于北京醇王府,两岁多被立为皇帝,1911年辛亥革命后退位,仍居紫禁城,靠政府每年四百万银元维持开销,期间曾与弟弟溥杰偷运宫中珍贵文物变卖。1917年经张勋扶持短暂复位,不久失败。1924年被冯玉祥逼出紫禁城,逃往天津租界,后接触日本人,1932年赴东北任伪满洲国执政,1934年称帝,实为傀儡。日本战败后被苏联俘获,1950年回国接受改造,在战犯管理所服刑十年。

1959年12月4日,溥仪作为首批特赦战犯获释。回到北京后,他想到供于故宫寿皇殿的清朝皇帝牌位和画像,认为是家族私产,依据清室优待条件,写信要求故宫归还。故宫研究后认定,1924年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故宫时,已将所有物品列为国有,这些牌位属国家财产。溥仪不服,持续交涉甚至想打官司,故宫则以“明朝皇帝的牌位也在故宫,为何不见明朝后人来要”回应,让他无言以对,只能作罢。此事体现了新时代对个人财产与国家文物界限的重新定义。

溥仪特赦后生活低调,先在北京植物园从事园艺工作,后到政协做文史工作,撰写回忆录,还与护士李淑贤结婚,过上普通人生活。他偶尔逛故宫需买票进入。1964年查出肾癌,1967年10月17日去世,享年61岁。骨灰先存八宝山,后移至河北陵园。

溥仪的一生跌宕起伏,从皇帝到战犯再到公民,跨越多个时代。他偷运文物造成国宝流失,在伪满洲国时期的行为也难辞其咎,后来在改造中承认错误。索要牌位一事,显示其仍有旧思想残留。晚年他反思此事,认为是自己改造不彻底。他的经历,折射出历史的变迁与推进。

0 阅读:1
含芙看历史

含芙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