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村民投保50多亩玉米地收成。投保当年就遭遇旱灾,原本亩产750斤的玉米,只亩产100多斤。村民找保险公司理赔,到手才686.4,50亩只按5亩赔…… 这年头,保险公司的套路真是越来越多了。 话说在山西临县乡谢家沟村,有一位刘先生。他在2024年5月份种了50多亩地的玉米。 在这期间,村委会发了通知,说现在天气干旱,农业收成不稳定,可以给农作物投保。保费政府出大头,个人出小头。 当时山西迎来了罕见的干旱天气,刘先生也担心自家种的玉米可能亏本,在了解了政策之后,决定交钱买保险。 当时,包括刘先生在内,村里面共有50多人买了保险,投保面积为2897.5亩,保险责任期至当年11月30日,保险费共63745元。 这63745的保费中,中央财政出28685.25元,省里面出15936.25元,市里面出6374.25元,县里面出3187.25元。而村民自费的钱共9561.75元。 刘先生个人承担了171.6的保费,政府出了972.4,合计1144元。 保险生效后,当地旱情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愈演愈烈,在6月份的时候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了抗旱四级应急响应,而农业农村部也在之后针对山西启动了农业抗旱三级应急响应。 旱情发展成这个样子,刘先生自然是亏本了。 原先亩产玉米750斤,能卖上个900块钱,11月份亩产只有100来斤,玉米品相也很差,根本卖不出去,可以说赔了个血本无归。 让刘先生感到庆幸的是,好歹自己有先见之明选择了投保,不然要亏死了。 结果,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保险公司竟然只确认赔付5.72亩地,且按照每120块钱的标准赔钱,只给了他686.4块钱! 保费就1000多啊,怎么还倒扣的?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对此,保险公司振振有词,说“旱灾在签订合同之前就已经发生了”,他们是和县里面的其他保险公司进行“同意商定”后,定下来的11%的“补贴性赔偿”。 但这所谓的“补贴性补偿”在合同中可并不存在。 当地政府对此事回应称,依规农业保险赔付需按实际受灾面积进行理赔,已经知道了此事,会专门进行核实调查。 其实说到底,开保险公司从来就是为了挣钱的,而不是为了赔钱的。什么时候保险赔多少钱,由保险公司“自己商议决定”了?这更加值得高度警惕。
山西一村民投保50多亩玉米地收成。投保当年就遭遇旱灾,原本亩产750斤的玉米,只
树说历史
2025-07-29 18:13:32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