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15%、日本15%,美国已经完成与除中国外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关税贸易谈判,欧盟

康安说历史 2025-07-29 14:18:10

欧盟15%、日本15%,美国已经完成与除中国外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关税贸易谈判,欧盟、日本都得到了不错的结果,压力给到中国这边了。 美国这次谈判的套路其实挺明显的。他们用关税当筹码,逼着别的国家让步。比如欧盟和日本,虽然关税降了,但得答应大笔投资美国。 欧盟要投 6000 亿美元,日本投 5500 亿美元,还得开放农产品市场。这些协议表面上看是双赢,实际上对欧盟和日本来说也有苦头吃。 就像日本,汽车关税虽然从 25% 降到 15%,但得让美国农产品大量进来,自家农民可能就得吃亏。 欧盟那边,投资承诺听起来挺吓人,但实际能不能落实还两说,毕竟欧洲现在也不富裕,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不容易。 不过说实话美国的谈判结果,其实没他们说的那么风光。原本说要在 90 天内签 90 个协议,结果到现在也就和英国、越南、柬埔寨这些国家签了,连欧盟和日本的协议都有不少漏洞。 比如美日协议里,关于投资利润分配就有分歧,美国说要拿 90%,日本却坚持按贡献和风险来分。这种模糊的条款以后肯定会出问题,说不定哪天美国又要加关税,双方又得扯皮。 那中国现在面临的压力到底有多大呢?从表面看,美国和其他国家签了协议,可能会让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显得有点孤立。 但咱们得想想,中国的情况和别的国家不一样。中国有 14 亿人口,市场大得很,自己家里就能消化很多产品。这些年咱们一直在搞 “以旧换新” 政策,鼓励大家买新家电、新汽车,上半年光消费品以旧换新就带动了 1.1 万亿元的销售额。 农村市场也起来了,县域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 47%,烘干机、净水机这些以前少见的东西现在都成了抢手货。这说明中国自己的市场就够大,就算外面有点风吹草动,咱们自己也能撑得住。 还有产业链,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从原材料到成品,啥都能自己生产。美国想通过关税逼着企业搬离中国,可真没那么容易。 就拿洛杉矶港来说,因为关税政策,货物吞吐量减少,货车司机连零件都买不到,中国制造的起动机价格翻倍还缺货。 这说明美国的供应链早就离不开中国,就算加关税,最后受伤的还是他们自己的企业和消费者。 中国也没闲着,一直在想办法应对。一方面,咱们加强和其他国家的合作,比如 RCEP 生效后,和东盟国家的贸易越来越红火,上半年对东盟进出口就增长了不少。 另一方面,咱们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比如稀土。中国掌握着全球大部分稀土资源,合理控制出口,既能保护资源,又能在谈判中增加筹码。 美国的军工企业要是没了中国的稀土,好多高科技武器都造不出来,这就是咱们的底气。 还有一点很重要,中国这些年一直在练内功。从 “两新” 政策就能看出来,国家鼓励企业更新设备、老百姓以旧换新,既拉动了消费,又促进了产业升级。 上半年,工业设备更新投资增长 17.3%,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这些产品卖得特别好。这说明中国经济正在从依赖出口转向内外兼顾,就算外面市场波动,国内的消费和投资也能撑起经济增长。 当然,压力肯定是有的。美国的关税政策确实会让一些出口企业难受,但中国有办法化解。 比如通过自贸区扩大开放,现在咱们已经和 23 个国家签了自贸协定,和 30 个国家是自贸伙伴,这些协议让中国产品在这些国家享受更低关税,更容易打开市场。 再加上中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就算美国搞小动作,还是有很多外国企业愿意来中国投资。 总的来说,美国的关税谈判虽然闹出不小的动静,但实际效果有限,对中国的压力也是暂时的。中国有超大规模市场、完整产业链、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这些都是咱们的底气。 只要咱们稳扎稳打,继续扩大开放,推动创新,就没有过不去的坎。那些唱衰中国的声音,最后都会被事实打脸。 咱们中国人向来不怕压力,越是难的时候,越能迸发出惊人的力量。就像过去几十年一样,中国会在挑战中变得更强大,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0 阅读:457

评论列表

老默

老默

3
2025-07-30 11:31

压力个毛。说不定一起和美国吃美对欧日不平等关税政策红利。

亚明

亚明

1
2025-07-30 13:55

美国关税主要目标就是中国,最后应该是中国最高。

飞翔 回复 07-30 16:37
打关税战就已经最高了,美国自己退缩延缓 90 天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