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即将举行,可令人意外的是,国务院官宣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消息,不是说装备,也不是说方队,而是邀请了“国民党抗战老兵到场参观”,因为中国的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有他们的功劳。但有人却看出,但其中有其他特别的含义...... 70 多年前,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从东北到华北,从淞沪到武汉,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在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中,国共两党放下分歧,携手抗敌。 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承担了巨大压力,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 这些惨烈的战役中,无数国民党官兵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 淞沪会战打了三个月,中国军队伤亡 33 万余人,却让日本 “三个月灭亡中国” 的狂言彻底破产。台儿庄大捷歼灭日军 1 万余人,极大鼓舞了全国士气。这些战役的胜利,是无数国民党老兵用生命换来的。 然而,长期以来,国民党在抗战中的贡献被一些历史偏见所掩盖。直到近年来,国家对抗战历史的认识逐渐全面。 2015 年,国家向符合条件的国民党抗战老兵每人发放了 5000 元慰问金,还在多地修建了纪念正面战场的纪念馆。这些举措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历史不能被遗忘,所有为民族独立而战的英雄都值得铭记。 邀请国民党老兵观礼,表面上看是对历史的还原,实则蕴含着多重深意。首先,这是对全民族抗战精神的再强调。抗日战争不是某一个党派的战争,而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抗争。 正如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泽棵所说:“中国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国民党军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邀请老兵到场,就是要让所有人看到,在国家危亡之际,国共两党曾并肩作战,这种团结一心的精神是抗战胜利的关键。 其次,这一决定与当时的两岸关系密切相关。2015 年,马英九执政下的台湾当局与大陆保持着相对缓和的关系。阅兵邀请国民党老兵,传递出大陆希望加强两岸交流、增进共同历史记忆的意愿。 抗战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纽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拉近两岸人民的心理距离。正如网民 “时光说” 在阅兵后留言:“国共抗战的老兵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让人崇敬!” 这种情感共鸣,有助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再者,从国际层面看,邀请国民党老兵观礼展示了中国政府的历史胸怀。在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抗战纪念活动的背景下,这一举措向世界表明,中国尊重历史事实,愿意客观评价不同党派在抗战中的贡献。 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出席阅兵时表示,阅兵是对英雄主义的庆祝,具有标志性意义。这种国际认可,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也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出了中国声音。 当然,邀请国民党老兵观礼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担心这会模糊历史界限,甚至质疑是否在为国民党 “平反”。但事实上,历史评价需要客观公正。国民党在抗战中既有英勇抗敌的壮举,也存在一些战略失误。肯定其贡献,并不意味着否定其他方面的问题。 正如人民网一篇文章指出:“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是人类文明的自我救赎。” 我们纪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这一事件也具有现实意义。日本右翼势力近年来不断歪曲历史,否认侵略罪行。 邀请国民党老兵观礼,用铁的事实证明中国抗战的正义性,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回击。 正如法国前总理拉法兰所说:“中国举行阅兵,可以显示取得的进步以及一直主张的和平发展战略。” 这种坚定的立场,有助于维护二战胜利成果,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这个看似简单的邀请,背后是对历史的尊重、对民族精神的传承,更是对两岸关系、国际形象的深远考量。它告诉我们,历史不能被割裂,团结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需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以团结的力量共创美好未来。 正如网民 “李达仁” 所说:“总有一种精神一脉相承,总有一种使命激荡持久。” 这种精神,就是全民族抗战的精神,它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美国在国民党豢养的鹰犬终于出动了,不仅“卖台”还疯狂攻击大陆。 在台湾政坛这
【12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