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苏泷:“我们是双原唱”。张碧晨:“我是唯一原唱。”汪苏泷:“哦,那你别唱了。” 这段火药味十足的对话在微博炸开了锅。两位实力派歌手为了一首《年轮》的原唱名分公开呛声,活脱脱上演了一出音乐圈的"宫心计"。但仔细想想,争这个"原唱"头衔到底有多大意义?观众在乎的从来不是谁第一个唱,而是谁唱得最好听。 音乐产业的畸形生态早就把"原唱"这个词玩坏了。唱片公司为了商业利益,动不动就给歌曲贴"原唱"标签,好像有了这个头衔就能高人一等。音乐本该是艺术,现在却沦为名利场的筹码。 张碧晨坚持"唯一原唱"的姿态让人想起那些执着于"一番"的影视演员。但歌曲不是电视剧,没有主角配角之分。好声音冠军出身的她,实力有目共睹,何必为了一个虚名跟合作搭档撕破脸?这出闹剧暴露了音乐人过度在意头衔的通病。 《年轮》的听众其实根本不关心原唱是谁。网易云数据显示,这首歌有超过20个翻唱版本,每个版本评论区都在讨论演唱情感和技巧,没人纠结"谁是原唱"这种无聊问题。观众要的是好音乐,不是头衔证书。 音乐圈的"原唱焦虑症"该治治了。从李谷一质疑《难忘今宵》原唱身份,到那英团队强调《默》的原唱归属,这种毫无意义的争夺战每隔几年就要上演一次。艺术创作本该是开放包容的,现在却被这些虚名束缚得喘不过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张碧晨 汪苏泷
多读书真的有用!不信你看汪苏泷任由张碧晨方怎么说,怎么列举时间线。怎
【232评论】【62点赞】
龍天蒼
都是利益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