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已经瑟瑟发抖!7月23日俄罗斯官宣,在无任何预告的情况下,发起了横跨太平洋、北冰洋、波罗的海、里海的大规模实战演习,飞机就出动120架,并且还有150多艘军舰和10套导弹系统! 搞这么大阵仗,其实就是想给立陶宛一个警告,不要再试图和俄罗斯作对。 2022年借欧盟制裁为由,立陶宛突然切断俄罗斯,与加里宁格勒州之间的铁路货运通道,禁止煤炭、金属等关键物资过境。 甚至在2024年拦截俄罗斯军列,将查获的五条迷彩裤作为“战利品”直接送给了乌克兰,立陶宛的每一步动作都精准踩在俄罗斯的红线之上。 而立陶宛之所敢这么做,本质上是试图通过依附北约换取安全感,但是他错误估计了自己与北约的实力。 立陶宛军队总数也就两万多人,然而俄罗斯在其边境上部署至少17万人,即便立陶宛曾推动北约增加驻军,也难以与俄罗斯西部军区的常备力量抗衡。 而这次军演中,俄军120架各型战机中,包括可携带核弹头的图-160战略轰炸机,和苏-57隐身战斗机。 150多艘舰艇里,“北风之神”级核潜艇,与“口径”巡航导弹护卫舰形成立体打击网,将打击范围覆盖整个波罗的海地区。 而俄罗斯此次演习传递的信号清晰无误,任何试图割裂这片土地与俄本土联系的行为,都将被视为对主权的直接侵犯。 更让瑙塞达坐立难安的是,俄罗斯2024年更新的核威慑政策,这份文件明确将“对俄及其盟友的侵略行为”纳入核反击触发条件。 看似宽泛的表述实则直指那些,试图借助北约东扩,挤压俄罗斯安全空间的国家。 立陶宛作为北约成员国中与俄罗斯接壤的前沿国家,其境内部署的北约反导系统,早已让莫斯科不满。 而其持续对加里宁格勒实施的交通封锁,本质上已构成对俄罗斯领土完整的间接挑战。 当俄罗斯战略火箭军在演习中,展示“亚尔斯”洲际导弹的机动发射能力时,实际上是在告诉立陶宛,所谓的北约集体防御条款,在核威慑面前可能只是一纸空文。 乌克兰危机中,北约始终避免与俄罗斯直接军事对抗,当俄海军舰艇在立陶宛海岸附近展开实弹射击,北约除了发表谴责声明外,从未有过实质性动作。 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部署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能在数分钟内覆盖立陶宛全境,这种威慑力远非常规军力对比所能衡量。 如今,立陶宛国内已出现对政府外交政策的质疑,企业担忧能源供应再次中断,民众则害怕成为大国对抗的牺牲品,这种内部压力与外部军事威慑的双重作用,让瑙塞达的执政根基动摇。 从现实来看,立陶宛若继续沿着当前的道路走下去,后果将远超其承受能力。 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的军事部署已形成完整的攻防体系,从战术核武器到电子战系统,构成了对北约东翼的立体威慑。 北约的犹豫态度表明,在涉及俄罗斯核心安全利益的问题上,不会为一个小国冒险。瑙塞达的瑟瑟发抖,本质上是对自身错误决策的恐惧,而这种恐惧,或许才是让立陶宛回归理性外交的开始。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已经瑟瑟发抖!7月23日俄罗斯官宣,在无任何预告的情况下,发起了
财先生观天下
2025-07-28 11:57:52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