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没有公开支持柬埔寨?就因为一点,换人了。 洪森执政时期,中柬在基础设施、经济投资等领域达成过很多合作,甚至在疫情期间,洪森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坚持访华,因此那时候中柬贸易额达160亿美元,远超预期目标。 但2023年洪玛奈掌权后,推行的“多元化外交”,其实就是往西方靠拢,这也导致柬埔寨对中态度大变。 其中德崇扶南运河项目,被视为中柬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支点的工程,原本由中企控股51%,以保障项目推进与投资安全,却被洪玛奈单方面降至10%。 这种违背商业契约精神的操作,不仅直接损害中企利益,更传递出对中方合作的不信任信号。 在地区安全协作领域柬埔寨也不再配合,西哈努克港曾是中柬联合打击跨国犯罪的重点区域,尤其是针对电信诈骗等危害中国公民利益的违法活动。 但洪玛奈政府上台后,对当地诈骗园区的清理力度明显减弱,甚至出现个别涉案人员逍遥法外的情况,导致大量中国公民权益受损。 这种对跨国犯罪打击不力的态度,与中方维护公民海外利益的诉求形成直接冲突,削弱了双方在安全领域合作的政治基础。 更值得关注的是,柬埔寨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对外合作,明显偏向西方及区域内第三方。 2025年2月,洪玛奈高调访问菲律宾并签署国防协议,内容涉及军事技术转让与联合军演,而菲律宾近年来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存在争议,这种合作无疑触碰了中方战略底线。 在这种疯狂作死的情况下,也导致我国改变了对柬埔寨对态度。 因此在7月27日,我国外交部回应柬泰冲突,表示将积极劝和促谈,这也不难看出中国是没有一点偏袒的意思。相比之下,泰国新政府的外交选择更为清晰。 代理总理普坦上台后,迅速在曼谷与昆明的跨境数字贸易通道建设加速推进,泰国东部经济走廊引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这些务实举措为中泰合作注入新动能。 从地区格局来看,中方的中立立场,符合维护东南亚稳定的整体利益。 泰国与柬埔寨同属东盟成员国,双方冲突若升级,将冲击东盟一体化进程,而中国作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稳定的地区环境是经贸合作的前提。 保持中立并非放弃对柬埔寨的影响,而是以更理性的方式促使其重新审视外交策略。 洪玛奈的“豪赌”已经显现代价,失去中国在经济投资与国际事务中的支持,柬埔寨在应对泰国军事压力、推动国内发展等方面将面临更大困难。 事实上,中方的态度已经传递出明确信号,只有重新构建起互信的基石,中柬关系才可能回到稳定发展的轨道,而这正是当前柬埔寨外交决策必须正视的现实。
中国为何没有公开支持柬埔寨?就因为一点,换人了。 洪森执政时期,中柬在基础设
财先生观天下
2025-07-28 11:57:52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