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周迪道被捕,面对酷刑,他很快选择了投降。但没多久,他就给上级写了一封信:“日军争取我投降,我无法逃脱,不如将计就计!”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4年,抗日战争如火如荼的当口,中国共产党干部周迪道不幸落入了日本侵略者的手中。 日本人没像对待一般战俘那样动用酷刑,反倒用了更软的招数,企图用好处引诱他变节归顺,替日军效力。 刚开始在监狱里,周迪道咬着牙关,死守着党员的信仰,不管敌人怎么威逼利诱都不动摇。 可时间一长,他琢磨出味来,这么硬扛下去,很可能白白送命,啥也改变不了。 这个念头让他开了窍,决定玩一把暗渡陈仓的戏码。 假装投降混进敌人堆里,骗取信任后好为党多出力。 面对审讯他的日本宪兵队长铃木,周迪道故意扮出低眉顺眼的样子表了态,说愿意投靠皇军。 铃木一听乐开了花,连声夸他识时务,答应给好待遇。 周迪道嘴上说着谢恩的话,心里早就盘算开了下头一步的棋。 自打“归顺”后,周迪道表面装得一心一意为日军卖命,私下可没闲着,眼睛瞪得溜圆观察着敌人的一举一动。 他发现日军内部压根不是铁板一块,大小军官之间勾心斗角的事儿不少。 他瞅准空子,在这些人中间拨弄是非,挑起猜忌之心,让他们自己闹腾。 为了讨日本人欢心,周迪道时不时“贡献”点情报,可全是些鸡毛蒜皮的小道消息,新四军知道了也没大碍。 每回递情报他都掂量又掂量,既得让新四军及时躲开危险,又不会露了自己的马脚。 日本人拿到情报后兴高采烈去搞突袭,结果回回扑空。 新四军就像长了千里眼似的提前溜了,日本人气得干跺脚,可从来没怀疑到周迪道头上。 周迪道还抽空写了封密信向上级汇报情况。 日本人用软刀子磨他,他决定将计就计诈降,虽说风险大得吓人,但为了革命事业啥都豁得出去。 组织上认可了他的计策。 日子一晃,周迪道在日军中的身份水涨船高,被派去干更紧要的活计,接触到不少机密事儿。 他逮着机会就把情报传出来,帮新四军打了好些胜仗,给抗日大业添了不少砖瓦。 组织上紧锣密鼓在浙东拉起了“400小组”,全是潜伏在日本人鼻子底下的党员,专搞反间谍的勾当。 经验老道的周迪道当了组长。 他手把手教手下人,怎么在敌人眼皮底下递情报,怎么在危难中保全自个儿,怎么跟敌人称兄道弟博取信任。 小组的行动越来越深,搞到的情报一天比一天紧要,可危险也跟着步步紧逼。 日本反谍机构的耳朵竖起来了,对内部看得更紧,四处搜捕可疑分子。 1945年4月,一场变故说来就来。 小组成员王福林在忙活时露了痕迹,让铃木队长起了疑心。 周迪道一看不妙,赶紧召集了几个心腹,传达了组织的决定:必须提前安排后路,要是鬼子动了真格,王福林得立马撤走。 王福林觉得任务重要,不舍得离开。 可周迪道把话撂在当场,同志的安全比天还大,没得讨价还价的余地。 接下去那段日子,小组的每个人心头都绷着一根弦,整天提防着日本人的动静,生怕一不留神全军覆没。 幸亏周迪道带着大伙儿周旋得妥帖,日本人最后一查二查,没了实据,撤掉了对王福林的监视。 这场风波一过,王福林脱险后感激涕零,周迪道却说革命同志就该互相帮扶,眼下的胜利还只是万里长征头一步。 转眼到了1945年8月,日本投降了,抗日战争打完了胜仗。 周迪道和整个小组的同志们圆满完成了任务,从鬼子心窝子里撤了出来。 这帮子人在暗处的潜伏,不光护住了新四军的命脉,还为整个抗日胜利出了大力气,留下了一段传奇。 主要信源:(诸暨市人民政府——2018年第2期(总第47期))
1944年,周迪道被捕,面对酷刑,他很快选择了投降。但没多久,他就给上级写了一封
琴音流转
2025-07-28 10:57:44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