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的一天,四川军阀头目杨森,正在办公室里悠闲自在地抽着大烟,就在这时,身为机要秘书的谢子敬,径直走了进来,一脸高兴地对其说道:军长双喜临门啊!
1945年的中国正处在大变革前夜,抗日战争胜利在望,军阀势力却面临新挑战。杨森,四川军阀的代表人物,生于1884年,从小兵干起,靠着胆识和手腕一步步掌控四川。他打过仗、修过路、搞过建设,但也以强硬手段和私生活复杂闻名。那年他61岁,已是风烛残年,却依然牢牢握着权力。办公室里的大烟,是他难得的放松方式,可谢子敬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平静。 谢子敬口中的“双喜”,第一喜不难猜。杨森刚娶了新妻子段玉兰,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这在当时算是喜事一桩。可第二喜却让人摸不着头脑。原来,一个名叫陈思泸的年轻人找上门,说自己是杨森失散多年的儿子。杨森一听,眉头紧锁。他回忆起20多年前在泸州的日子,确实认识过一个叫陈芷兰的女子,但是否有孩子,他完全没印象。这事儿来得太突然,他不禁怀疑这年轻人是不是别有用心。
杨森不是好糊弄的人。他对陈思泸的身份半信半疑,决定试探一下。据史料记载,杨森曾用极端方式考验对方胆量:他掏出配枪放在桌上,说:“如果你真是我儿子,就证明给我看。”陈思泸二话不说,拿起枪就扣扳机。幸好枪没子弹,只发出一声空响。杨森见他胆大果断,满意地点点头,暂时认下了这个“儿子”。这事儿虽听着离奇,但在那个乱世,军阀做事往往不按常理出牌。 认下陈思泸后,杨森大摆宴席,向同僚介绍这个“新儿子”。陈思泸表现得体,颇得好评,杨森甚至打算让他跟着谢子敬历练。可他心里始终有个疙瘩,总觉得这事儿不踏实。为了稳妥,他让新妻子段玉兰多留意陈思泸。谁知,这一步却埋下了隐患。后来,杨森外出办事,提前回来时发现段玉兰和陈思泸都不在。有人告诉他,两人听说杨森在重庆病重,已飞去探望。杨森一查,才知道自己被耍了。
经过调查,杨森发现陈思泸的真实身份是孟迪生,一个与段玉兰有旧情的人。孟迪生冒充杨森的儿子混进府中,目的就是接近段玉兰,最终带她远走高飞。两人先逃到昆明,再转去美国,从此杳无音讯。这所谓的“双喜”,到头来成了杨森的一场空欢喜。他虽气得跳脚,但也无可奈何,只能继续自己的军阀生涯。这段插曲虽小,却折射出杨森生活的混乱与人性的复杂。 1949年,杨森退往台湾,1977年病逝,享年93岁。他一生经历无数风雨,既有修路建校的功绩,也有高压统治的争议。他的私生活更是话题不断,据说有十多位妻妾,子女众多。陈思泸事件只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小波折,却让人看到一个军阀的另一面:既有精明强硬,也有被人算计的无奈。历史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推动了四川发展,有人说他不过是乱世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