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量上万枚的霹雳-12空空导弹出路何在?
霹雳-12,曾是中国空军的骄傲,如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库存中的上万枚霹雳-12空空导弹,曾经在空战中打下了赫赫战功,然而随着霹雳-15、霹雳-17等新型导弹的出现,霹雳-12的未来命运成了一个亟待解答的问题。
霹雳-12问世时,凭借着80公里的超视距作战能力,迅速超越了俄制R-77,成为中国空军的新“利剑”。那时候,它的出现令中国战机在空战中首次有了与敌机远距离交火的能力。然而,随着新一代导弹技术的飞速发展,霹雳-15已经拥有400公里的射程,而霹雳-17更是以800公里的距离专门打击敌方预警机,速度高达六倍音速,几乎让霹雳-12成了“过时”之物。
不少网友也纷纷猜测,库存中的这些上万枚霹雳-12是否最终会成为废铁?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近期,朝鲜试射了一款外形与霹雳-12相似的导弹,这款导弹结合了中美设计并融入了俄罗斯的激光近炸引信技术,打破了常规设计思路。这一“混血”导弹的诞生,实际上也给了中国一种启示——霹雳-12并不一定只能被束之高阁。
事实上,只需对霹雳-12进行适当的改进,就能焕发新的生命力。例如,替换更先进的导引头、提升抗干扰能力,或者升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将射程提高到100公里以上,这些改动成本相对较低,且性能提升显著。更重要的是,歼-10C、歼-11B等战机挂载这种改进版霹雳-12,依然能够轻松应对周边的老旧战机。
而对于一些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的国家来说,霹雳-12更是理想的选择。相比于欧美高价的导弹系统,这款导弹性价比极高,许多国家对其充满期待,甚至可以成为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外交纽带。朝鲜的“仿制版”导弹虽然在研发上可能需要五年以上,但中国的霹雳-12可以迅速投入使用,既能清理库存,又能通过军贸获取外汇,提升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霹雳-12的体积更大、射程更远,这使得它在转型为防空导弹系统时同样具有潜力。例如,改造后的霹雳-12可以成为地面防空系统的核心,专门用于对抗无人机群和低空突防。在边境地区部署这种改造版的霹雳-12,可以有效提升防空能力,而其成本却远低于研发新型防空系统。
综上所述,霹雳-12对于中国军工来说并不是负担,而是极具潜力的资源。通过升级改造、军贸出口、转型防空以及在训练中消耗库存,霹雳-12完全可以找到自己的“新生路”。它不只是空空导弹,更可能成为一个多元化利用的军事资产。 你怎么看待霹雳-12的未来?它能成功转型、重焕辉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