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高枕无忧了,以色列再也没机会进行打击了。
据联合早报报道,伊朗国民卫队副参谋长马哈茂德·穆萨维称,伊朗已经把上月与以色列冲突中损坏的防空系统完全更换完毕。
上个月,以色列F-35I隐身战机像走进空无一人的地方,6枚精准炸弹撕开伊朗防空网,连总统地堡的供电系统都被切断。
这场“精准打击”让伊朗引以为豪的“巴瓦尔-373”防空系统变得毫无用处,所谓的“击落4架F-35”的成绩连一张残骸照片都拿不出来。
战火刚熄,伊朗国民卫队副参谋长穆萨维少将突然表示:所有受损的防空系统都已经重新安装并升级完毕。
更让人意外的是,伊朗议会迅速通过了一项军费大幅增长的法案——金额从157亿美元飙升到46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10%。
这样的举动背后,是伊朗悄然展开的一场防空变革。
全新的“巴瓦尔-373-II”系统成为防空网络的核心,每辆发射车都配有独立雷达,不再依赖中央指挥。
即便遇到电子干扰,也能自行锁定目标,声称能同时追踪60个目标并攻击其中6个,效率比以色列的“铁穹”高出一倍。
伊朗将俄制S-300、国产“霍达德-15”和“巴瓦尔”系统连接起来,形成远近结合的火力网。
更关键的是,伊朗秘密得到了两套俄罗斯S-400系统,专门用来应对隐身战机,就连美军的F-22也感到忌惮。
伊朗在边境部署了数百架“迁徙者-6”自杀式无人机。
这些无人机像是空中地雷,专挑以色列加油机和预警机下手,一旦以军战机起飞,就可能遭到蜂群围攻。
这些改进效果明显,伊朗表示其拦截成功率从30%提升到了78%,而成本却远低于以色列战机的高昂维修费用。
伊朗通过石油收入,利用复杂的结算方式,换取了中国的技术支持。
虽然中方否认有军售,但红旗-9BE防空系统在巴基斯坦成功拦截英制隐身导弹的表现,为伊朗提供了参考模板。
7月下旬,中俄伊在德黑兰举行核问题三方会谈。
俄罗斯提供S-500防空系统和雷达修复支持;中国则扩大石油进口,给伊朗注入资金。
这种“军事+经济+外交”的全方位支持,让伊朗在西方制裁下仍保有反击的能力。
伊朗的防空升级标志着中东军事较量进入“体系对抗”阶段,以色列再难重现贝卡谷地式的单向透明打击,隐身战机来去自如的时代已经过去。
中东的天空依旧布满战机飞行轨迹,但游戏规则已经悄然改变:最坚固的盾不再依靠最锋利的矛,而在于能否让对手陷入无法承受的消耗战。